21. 第 21 章
黑馅大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冯安伸出双手比划着,“属于我的部分至少有一千斤。”
甄宁语气轻飘飘,“那我先收两个月的量。”
冯安诧异,“当真?”
他清楚自家的情况。虽说理论上稻壳能当饲料卖钱,但农村里的人基本不可能找他买,春夏秋冬四季,除了冬季,其他三个季节牲畜基本都可以放养,外头自己找草吃就好。
农忙时倒是会喂饲料,但主要是杂豆、油饼之类的精料,也看不上干瘪瘪的稻壳儿。冬季为了节约开支倒是会喂稻壳儿,但哪家没种粮食?冬季牛不干活也就吃得少,一般家庭自存的稻壳儿也够用了,就算不够去山上薅野草也不会花哪怕一个铜板从他这儿买稻壳儿。
城里人倒是会买,但价格便宜不说,量也跟不上,稻壳儿蓬松,比较占位置,一趟运不了多少,赚的就是个来回奔波的辛苦钱。大部分稻壳存储一段时间后都和豆渣一样,被冯安送出去做人情了。
卖没人愿意花钱买,送可就有得是人想要了,不论是沤肥还是烧草木灰都不错,冯安家没多少地,要不也不能便宜了别人。
“当真!”甄宁大致比划出一立方米的大小,“这么大一筐冯老板想收多少?”
冯安捋捋胡子“秀才娘子收这么多稻壳儿想做什么用?”
“沤肥或是烧草木灰。”
冯安状似不信,“那去山里薅些落叶不也一样吗?为何还要花钱?而且秀才娘子家吃得下这么大量吗?”
这也没啥好隐瞒的,“我愿意花钱买自然能用完,去山里薅落叶不用钱但是需要人工,我家人少干不来,冯老板应该不
会趁机抬价吧?我可不会当冤大头哦。”
被戳破小心思,冯安也不觉得尴尬,无奸不商,“刚才秀才娘子比划的那么大的筐,一次至少能装200斤稻壳,我收个四文钱不过分吧?”
现在这个时节氮料少是客观因素导致的,但只要肯费人力,碳料可不缺。
甄宁底气很足,“我也去找了姚木匠和篾匠,他们木屑、竹条之类的废料,一筐只收我一文钱。如果冯老板坚持这个价,我还不如找人帮忙去山上薅些枯枝落叶,您自己不也说效果差不多。”
冯安笑呵呵,“谈生意就是这样,总要讨价还价的,那我也卖一文一筐,总可以了吧?”
甄宁却是微微一笑,“木匠篾匠那儿这个价是因为量少呀,可能得好几天才能攒上一筐儿,所以只能一筐筐算。冯老板是做大生意的,至少也得对标底下的豆坊吧?咱们直接论天卖怎么样?一天5文,虽然听着少,一个月也有150文,一年可就接近2两银子了,可以买四百多斤大米呢!不少了。而且我家每天来拉,你家还能省下搬进搬出的力气。”
冯安一想也有道理,这钱不赚白不赚,“可以,不过我现在屯的稻壳儿你也得全部买走。”
这种好事,甄宁求之不得,“可以,大概有多少?”
这稻壳儿时常拉进拉出的,冯安其实也没数。
他带着甄宁二人往磨坊右侧走,甄宁才发现磨坊右后侧有一大片洼地,平时磨坊生产的稻壳儿就直接倾倒进去,露天放置着。
现在里面大概堆满了一大半,满坑满谷的稻壳儿,甄宁估计至少有两万斤,这是意外之喜呀!和冯安讨价还价了一番,这洼地里的连同接下来两个月磨坊将生产的稻壳儿,共计付款400文。
接下来甄宁又拜访了小冯磨坊,见到了冯安的哥哥冯平,与弟弟不同,冯平瘦瘦高高,皮肤夋黑,比起生意人更像农人。
有大冯磨坊打样儿,甄宁很快和冯平谈妥了稻壳儿收购的事。
小冯磨坊的产量只有大冯磨坊的一半儿,银钱上直接减半就好,不过因为销路没有冯安广,小冯磨坊里的囤货不少,大概也能有两万斤,甄宁一口气全买了,合着接下来2个月的稻壳儿钱,共计付了250文。
大丰收呀,甄宁对上午的收获很满意,她也没着急走,跟冯平攀谈起来,“冯老板知道附近哪些人家牲畜养得多吗?”
冯平还真知道一个,“下水村土财主韦家就养了一百多头猪,我们村儿郑屠户每逢乡集就会从他家拉一头杀了卖肉。”
“他家为人怎么样?”
冯平狠狠啐了一口,“如果大方这稻壳儿就轮不到你买了。这韦财主祖上就是我们县养猪的大户,这么多年卖猪不知赚了多少钱,田庄都有好几个,在整个兴安县都是能排得上号的有钱人。但他就面儿上光,为人最是抠门。那么些猪一天要吃不少东西,他就让几个庄子的长工轮流帮他打猪草,也不给钱,就管顿饭,这饭还几乎见不到一点儿油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沧澜道》《港岛风云再起》《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志怪书》【手打小说网】《红楼之平阳赋》《我能继承角色天赋》【桑舞阁】《踩着魔门妖女成为最强》《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