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 22 章
《农学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册(老妇聊发少年狂)》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一顿饭吃完,听松被甄宁勒令必须午休恢复元气。
听柳则一心画画,甄宁叮嘱他要多给骡子喂些油饼补一补,他随意应了声就回房了,也不知放没放心上。
其他几个都兴致勃勃的围观甄宁教井红做新菜式。
“这个菜的名字叫做猪头冻,现在做晚上才可以吃。”甄宁一边清洗猪头肉,一边说着。
井红上前,“嫂子你说,我来做就好。”
甄宁一想也是,转任指挥岗。
“做法其实很简单,我们先把剃好的肉仔细检查一遍,确定里面没有掺杂骨头,如果遗漏吃的时候硌到牙就不好了。”
“然后用火烧去猪头上的浮毛,冷水下锅,水里要多加些盐,这样好入味,肉煮熟后捞出。冷却后先竖着切成一片片的,对!这么厚这可以,再剁成小块。”
“把一块儿姜切成姜末儿,再洗两根葱切成葱花,起锅烧油,油热之后放入姜末儿、葱花、茱萸(是的,华朝还没有辣椒)爆香。”
“切成小块儿的猪头肉加进去翻炒,直至炒出香味......现在就差不多了,加入调味料,盐和酱油都要加,对,盐可以再多放点。””
井红手脚很麻利,甄宁动嘴她动手,不多时就做得差不多了。
“谁想来尝味道呀?”甄宁问。
听兰、听竹都举起小手,蹦蹦跳跳,“我我我!”
甄宁一人喂了一小块。听竹砸吧砸吧嘴“咸!”,听兰也说“娘刚才让加的盐太多了。”
“现在咸点才对,因为还要加水。”甄宁笑着说,但从听兰怀疑的小眼神里读出了:确定不是盐多了加水,水多了加盐?
没好气地点点她的小脑袋,“你个鬼精灵,不相信娘是不是?”
“我才没有!”有人移开了视线。
甄宁假装信了,继续指挥,“调好味之后就可以加水了,水刚好没过肉就行,盖上锅盖儿,小火煮至锅里的汤汁儿浓稠就可以了,时间差不过一刻钟吧,最后趁热把汤汁儿连同肉块儿一起装进大瓷碗里,晚上就可以直接吃了。”
井红回家前,甄宁翻出一瓶药油让她带回家给陈表叔。
听竹这小吃货伸出了罪恶的手,也不怕烫偷吃了一块儿,“这次不咸了诶”,听兰也又尝了一块儿,然后就真香了,“好吃!”
“倒是跟我们这儿鱼头冻的做法有些类似,不过鱼肉冻要把鱼头捞出来,只要汤汁儿,这猪头冻倒能多吃些肉。”石秀爱做菜,手艺不错,会的菜式也多。
“确实类似,这猪头冻养人,你晚上多吃些。”甄宁把藏起来的两串糖葫芦拿给听兰、听竹,惹得两人好一阵腻歪,才打发他们出去玩了。
自己则叫醒听松,出发前往下水镇,准备去会会韦财主。
下水村处于上水村下游的平原区域,距离青山村大概□□里路,比上水村稍远。
甄宁向冯平打听韦财主家的具体位置时,冯平只含糊地说韦财主的房子很好找,一进下水村儿就能看见。
那时甄宁还纳闷呢,现在一走近下水村,嚯!好家伙!确实很显眼。
下水村儿整个村子地势较平,就一个凸起的小山坡儿,韦财主就在小山坡上正对村子入口的方位盖了个三进大院儿,在家就能俯瞰整个村子,无论谁进村都得先看一眼他家的大门。
到他家的路也不同于一般的乡间土路,有专门平整过,车走起来更加平稳。
甄宁二人赶着牛车上了山,一看正面,还模仿高门世家,造了一大一小两门儿,都漆成了红色,就是这红调色有些怪,不是正宗的朱红。
此时两扇门都关着,甄宁上前敲门,很快小门儿被打开,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探出头,“有什么事吗?”
“请问你家韦老爷在吗?我有生意想找他谈。”
那青年皱紧眉头,眼神往左上瞟,似乎在努力回忆什么,“婶子,呸!夫人!请问你有没有那个什么帖子来着?”
甄宁有些好笑,“如果你问的是拜帖,那我没有。”
青年眉头一松“对,就是拜帖,没有这个拜帖的话,你得报上姓什么、叫什么,还有找我们老爷什么事。”
这也不难,甄宁娓娓道来,“我是青山村陈秀才陈明德的遗孀甄宁,这是我的大儿子听松,找韦老爷是想谈买猪粪的事。”
“还请夫人等一会儿,我去跟老爷回、回啥来着,哎!总之我要去问问老爷。”
很好,甄宁还没见着韦财主,已经快产生刻板印象了。
不一会儿有匆匆的脚步声传来,人还没到门前,格外嘹亮的大嗓门已经传了出来,“诶呀,请进请进,秀才娘子过来,我这房子直发光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黑馅大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