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三十六章
关外。
明军虽然丢失了广宁城,可后金也伤了元气,更何况辽东百姓思念故国,再加上女真贵族横征暴敛,辽地频频发生民变,后防不稳。是以后金甚至连广宁城都没有分兵驻守,只是将城内劫掠一空,然后押解着战俘跟百姓退回到辽河以东。
明军死伤惨重,士气低落,并没有乘虚夺回广宁城,他们在熊廷弼的带领下,渡过了广宁城西南的大小凌河,在那一带布防。熊廷弼跟方震孺一面收拢残兵败将,驻守在大小凌河及锦州城等防线,一面又安抚安置从辽西溃逃回来的老百姓,这些日子忙的焦头烂额。直到驻扎在宁远城的王象乾给他修书一封,熊廷弼才得以从中抽身,快马赶到宁远。
见到王象乾之后,熊廷弼面有惭愧之色,低头沉默不语,活似霜打的茄子。
王象乾瞥了他一眼,不咸不淡的说道:“宫中来了旨意,你我一道去拜见吧。”
两人来到宁远城的信王府邸,这是临时征用的一栋富商的宅邸,以作信王的下榻之所在。而宫中赶来传旨的太监也住进了信王府邸。
原本王象乾给这位公公早早备下了府邸,但是奈何这位宫里来的刘若愚太监非哭着喊着要跟信王住在一块,还信誓旦旦的说什么“千岁在侧,哪有奴婢们作威作福的道理?既然信王千岁在城内,还是打发奴婢前去伺候信王吧。”
王象乾无奈,只得应允。
高明的文官从来不会在程序上、颜面上去驳内臣的面子,因为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对于刘若愚的选择王象乾也不难理解。
跟文武群臣不同,这些人得有真才实学,才能人前显贵!可对于内臣们来说,跟对了主子,获得主子的信任才是作威作福的本钱。
在今上尚无子嗣的情况下,信王朱由检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而今上对于自己这个皇五弟也是信任极了,从种种迹象表明,今上还真有一副要把信王当作接班人来培养的架势。
既然信王圣眷正隆,那么刘若愚自然要巴结一番。
可是信王并不喜欢宫里的太监,事实上朱由检是很讨厌宦官干政的,在他心目中,最伟大的皇帝莫过于太祖洪武帝,而洪武帝又曾立下祖训——宦官不得干政。
本来这一条款被大明朝执行的很顺当,譬如建文帝时,太监们的权柄就微乎其微。可惜后来发生了靖难之役。成祖永乐帝开了宦官干政的先河,而后历代先皇无不宠爱内臣而疏远外臣,无不有亲小人,远贤臣的瑕疵,这令朱由检痛心疾首。
乃至对于兄长天启皇帝,朱由检也是颇多微词。
而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皇帝太过纵容大太监魏忠贤。虽然现在的魏忠贤尚未拿到太监行业的大满贯——“九千岁”称号,他赖以操纵天下的阉党也因为皇帝打压东林党,平衡朝局后,没有建立起来,但是皇帝也已经将东厂的大权交给了魏忠贤,而且锦衣卫还要听从他的节制。更叫朱由检感到痛心的还是皇帝对魏忠贤言听计从——因为皇帝偏爱魏忠贤背黑锅的缘故,所以皇帝在施行一些偏激政策的时候,都会说成是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云云。所以至少在天下人看来,皇帝的确是受到了魏忠贤的蛊惑。
刘若愚屁颠屁颠的想要投身于信王府邸,给信王为奴为婢,不料,信王并不赏脸,令王承恩百般刁难,搞得刘若愚好不灰头土脸。
见状,王象乾极忙跳出来,劝说信王。“刘若愚乃是魏忠贤的心腹!殿下若是得罪了此人,就等于是驳了魏忠贤的颜面,怕是不妥。殿下,何不与他虚与委蛇,总之他不过就是来辽左传旨的,也待不了多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从长生苟到飞升》《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疫病之上》【搞笑小说网】《破云2吞海》《无限旅游团》《诡秘之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