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第二章在晚上

孔子宅邸位于叶县城北近郊,依山傍水,赵无恤的车驾行驶一刻就到,在城门边上时,他遇到了来迎接的颜回。

“颜回见过伯主。”

赵无恤将他扶起来,笑道:“二十年未见,子渊倒是成了南方大儒,在宛叶地传播中原声教,寡人在邺,也是闻名遐迩。”

在这个历史线上,本该早死的颜回还在,他的重病,还是赵无恤授意子贡,让请赵国灵鹊医者来医治好的。可以说,颜回欠了赵无恤一条命,也正是因为这位爱徒未死,子路也没有惨死在卫国,孔子才能比历史上多活了这么几年吧……

颜回虽然颔下留了长须,但性格和态度却没什么不同,依然穿着看上去有些寒颤的粗布衣裳,嘴角带着温和的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赵无恤也恭敬谦逊却不卑微,与昨日那些卑躬屈膝,跪在赵无恤面前求官的“君子儒”们很不一样。

故而赵无恤对颜回的态度,也自然与对有若等人不同,毕竟在南方的十多年里,颜回跑遍了荆楚,一边造访名山大川收徒立说,一边收集那些王子朝南奔时,在楚国流散的周室典籍,汇总之后带回叶县,与孔子一起将其整编。不知不觉间,竟将殊缺不全的《诗》、《书》补充了不少,接着又开始订正诗乐,使《雅》、《颂》都恢复了原有的曲调。

这些在叶地的学术成果,被子张带到了临漳学宫,靠了这些东西,儒家的旗帜才能跻身学宫,与名法分庭抗礼。

赵无恤默许了学宫内儒生的存在,不仅是要给子贡、冉求等出身孔门弟子的重臣一个面子。在他看来,儒家虽然好古非今,喜欢做道德文章而少实用,但也有不少用处。

修订礼乐,主持仪式,没有人比他们更在行了,一个国家不仅需要内在的刚硬,也需要外在遮羞的礼袍,儒家,就是这袍子。秦始皇焚毁诗书,但身边却一直留着一群博士。后世的刘邦起兵时极其鄙夷儒生,还在他们的儒冠里撒尿侮辱,但建立国家后,也不得不起用一些博士,来为大汉朝装点门面,省得被人嘲笑是不知礼仪,没底蕴的暴发户。

最重要的是,这个学派有许许多多缺点,但在一点上,是其他学派无法取代的,那就是在“以夏变夷”上的执着。

法家虽然能用来制定国家准绳,但以术、势驭国,很难让人产生向心力,一旦国家张力衰减,就是一场分崩离析。墨家更是一个主张求同存异,对扩张兼并毫无兴趣的学派,他们认为夷人有夷人的活法,戎人有戎人的活法,不必强求,保持诸夏内部的大同即可。

唯独儒家,信奉着“用夏变夷”的价值取向。夷夏之别,最初主要是血缘的自然区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夏人周人和殷人、夷人,泾渭分明。为了弥合这种族群的天然割裂,周公制礼乐后,在礼乐制度视角下,夷夏之辨凸显为文化差异。于是夏、周、殷,甚至东夷的大部分,都被合拢为崭新的“诸夏”,而贬称四境野蛮不开化的同姓姬、姜、嬴为“夷狄”。儒家继承了这种理念,贵夏贱夷,认为夷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夷狄只要接受华夏礼俗教化,也可以被纳入华夏的体系里,这就是“以夏变夷”。

对待遍布九州的蛮夷戎狄,光靠杀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断征服、收纳、同化才是王道的做法。这时候,儒生门就派得上用场了,以道德礼仪教化蛮夷、移风易俗,使四夷战斗力弱化,民众也渐渐不再自视为蛮夷,向慕归化华夏。

在历史上,汉之所以能够比秦在统一上取得更多成效,也有儒学传播的功效,虽然后世对这个学派多有诟病,但在建立统一国家上面,他们功不可没。宋明之后,南方不知多少羌、苗,慢慢自认为是汉人,甚至开始了诗书传家,继续向更外围传播。

所以赵无恤会吸取秦汉的教训,在学宫内,以律法、格物、礼乐为三大核心,为官方学说的三驾马车,同时让几个非官方学派加进来异论相搅。名法专心于构建秩序,格物鼓捣科学进步,至于儒家,不是喜欢有教无类么?就把他们扔到边疆传播教化去好了。

所以颜回在南方取得的教化成果,就成了教科书式的榜样,赵无恤特地赐他同车而行,还邀请颜回去邺城讲学,将他在楚地传播中原文化的经验宣传出去。

颜回谦逊地推辞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不过又感慨地长叹一声说:“其实在学问上,夫子胜过回无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善于循序渐进地诱导学生,用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礼仪来规范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二十年来,我已经竭尽了才力,也好像也有所建树,但一抬头,才发现夫子的学问依然高立在面前。我也想追赶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

颜回此言,倒是有暗示赵无恤,与其让他去讲学,还不如请孔子复出……

“子渊比孤更清楚孔子的性情,寡人毁了他的周礼秩序,不鸣鼓而攻之便不错了,让他为赵所用?只怕不可能。”

若非脾气犟如老牛,孔子也不会流亡在外二十多年,仍不愿复归鲁国。

颜回也清楚,蔚然一叹,不复再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07万字
大奉打更人

大奉打更人

卖报小郎君
《大奉打更人》1-12册实体书已在天猫、京东、当当全平台发售。这个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术士。警校毕业的许七安幽幽醒来,发现自己身处牢狱之中,三日后流放边陲.....他起初的目的只是自保,顺便在这个没有人权的社会里当个富家翁悠闲度日。......多年后,许七安回首前尘,身后是早已逝去的敌人,以及累累白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其他 连载 623万字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孤独枫
“人山为仙,我在山中,所以我成了仙!”——————————————————顾元清亲王府庶子,本想背靠大树,躺平做个富家翁,谁想成人分封开府之宴,顾王世孙误将皇室公主掠来作为贺礼……被囚禁深山,好在有系统开启,得天赋、悟性加持,步入长生之路。四年后,大乾皇帝带来一幼童:“待我殡天,他为大乾天子。”二十年后,身穿龙袍的青年来到山中:“父亲,乾坤已定,你可以下山了……”五百年后,大乾子民指着仙气缭绕,耸
其他 连载 160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蛊真人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连载 73万字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玖月晞
文案: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人设:野生动物保护区巡逻队队长VS著名摄影师微博:玖月晞29的专栏29的其他文:《亲爱的阿基米德》《亲爱的弗洛伊德》《亲爱的苏格拉底》《少年的你,如此美丽》《小南风》《因为风就在那里》《一座城,在等你》可进作者专栏查看。
其他 连载 44万字
重生七零末

重生七零末

糖兜
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周身全是极品,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想扑倒他,占有他,蹂躏他,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
其他 连载 1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