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大家读【dajiadu.org】第一时间更新《农学博士的古代生存手册(老妇聊发少年狂)》最新章节。
第二天甄宁一大早起床,吃过早饭,就带着一块儿猪肉,到隔壁婶子家串门儿去了。
陈表叔陈表婶虽然辈分上比甄宁长一辈,但岁数只比甄宁大了10岁不到。
他家有4儿1女,儿女们的嫁娶大事都已完成,孙子辈儿也有4个。他家有一头牛,除了耕种自家的几亩地外,又租赁了同村儿富户大概20亩地耕种,虽说家里人口多,日子倒也勉强过得下去。
两家关系一直不差,陈表婶年轻的时候就在陈家帮佣,后来年纪大了,孩子们都成了亲,就从几个媳妇里挑了三媳妇接替自己,给原身家洗衣做饭。
三媳妇井红厨艺不错,为人也老实勤快,原身一家对她挺满意,直至去年家里实在困难才辞了她。
见甄宁过来,还带了礼物,陈表叔一家十分热情。
甄宁在陈表叔家呆了好一会儿,等从陈表叔家出来,叫上听松直奔同村陈老三家。
陈老三自家地少,但家里儿子很多,一家都是壮劳力,之前陈家的地都是佃给他们家种的。
以前陈明德是秀才,每年有30亩地可以不用交税,陈老三家每年收了粮食之后,除去留下一部分来年当种子,剩下的两家五五分。甄宁家全程不用管任何种植相关的事情,坐等收粮就可以了。
甄宁后续有其他计划,有必要找陈老三了解情况。
来到陈老三家,陈老三媳妇儿给二人开了门,态度倒也算热情,十分客气地把甄宁和听松迎进了屋里。
甄宁见到陈老三后开门见山,想了解现在家里田地的基本情况。
陈老三也比较配合,细致地介绍起来。
青山村处于华朝中部,这里的人大多以水稻为主食,偶尔吃些面条、馒头之类的面食,所以村儿里也以种水稻为主。甄宁家的25亩田地分为两部分,其中20亩水田每年种植一季水稻,现在空置着,剩余的5亩是旱地,种些小麦、油菜之类的,产量不多,主要用于自家吃。
提到具体产量,陈老三点燃了烟斗,“和咱们村儿其它地差不多,水田每亩大概能收稻谷400斤,麦子产量少一点儿,每亩能收200斤左右。
这个世界好像还没有开始施行轮播,一年只种一季粮食,甄宁试探性着问:“那我们现在只有5亩地种着粮食?”
陈老三点头,“现在农闲,只需要去小麦地锄锄草,等后面稻田里攒够了水,就要开始整地,那时就忙咯。”
甄宁装作无知,“那为什么不先种小麦,等小麦收了之后再种上稻谷,这样一块儿田一年就可以收两次粮食,能多挣不少钱。”
甄宁家的情况村里人都清楚,陈老三以为甄宁是想挣钱想疯了。
他瞪大眼睛,敲敲烟杆,“简直是胡闹!小麦要到七八月份才能熟,但稻子可是春分就要育种,谷雨就要栽种!错过了时节,产量会少很多。下半年小麦10月底就要开始播种,那时候稻子也还没完全熟。两者时间完全对不上,怎么可能一块儿地一年收两次?”
这里小麦和水稻的生长周期都比现代长了不少,目前确实不可能一年两收,甄宁仍不死心,“那我们种完麦子再种一季芝麻或者大豆怎么样?一块儿地一半时间都是闲置的,也太浪费了。”
陈老三连连摇头,“豆子也是清明种啊,这时间还是来不及。而且地要养,土地的肥力有限,不管种什么作物,都要消耗土地肥力,今年土地肥力消耗得太多,明年就可能减产,几年下来这地就从中等变成下等,产量会越来越差,这地就彻底毁了。而且不种粮食的时候地也没有闲着,我们收完粮食后,地里会长出杂草,来年把草翻进地里,也能补充土地肥力,粮食才能有更好的收成。”
没有肥料确实是大问题,现代人比起化肥更偏爱有机肥。
有说化肥中的尿素等铵态氮肥,如果进入土壤后没有被植物及时吸收利用,就会以氨气等活性氮排放到大气中,引起大气污染的。有说用了化肥之后农产品品质下降,水果光长个儿,没个水果味儿得。有说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让土壤里的蚯蚓等分解者减少,导致土地质量恶化,第二年为了维持产量只能加大化肥用量,造成恶性循环,破坏了环境的。
甄宁在现代也是有机肥的铁杆支持者,但作为半个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甄宁还是要为化肥喊喊冤。
以上提到的化肥可能造成的问题,大部分都是使用化肥过量或者没有平衡好各类化肥比例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比如说种出来的水果个儿大,但没有水果原本的风味,就是部分果农觉得大个儿的水果儿品相、销路好,再加上为了提高产量,大量施加氮肥,而忽视了补充其他肥料导致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零点小说网】《撞星》《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疫病之上》《我真没想穿越啊》《红楼之平阳赋》《谁让他修仙的!》《仗剑独行斩鬼神》《阴影帝国》
天才一秒记住【大家读】地址:dajia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