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 6 章
黑馅大包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甄宁是甄家的大女儿。甄宁出生的时候,据说她小学二年级学历的爹挠破脑袋才想出了她的名字,“宁”安宁、宁静,兼具气运与气质,再加上他家“甄”这姓氏,那是锦上添花!他的大闺女以后一定是个运气好一生安宁、气质好温柔恬静的淑女。
以上是甄宁母上大人的讲述,,事实上甄宁的人生与她的名字隔了孙猴子一个跟头的距离,也就是十万八千里远。
小学前甄宁是在农村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村里孩子都野,甄宁更是野中之野。
春天的茅尖、刺苔,夏天的荷花、莲蓬、野山楂,秋天的野葡萄、菱角,冬天的鸡腿果。
一年四季,甄宁总能从大山和田野找到乐趣,在爷爷奶奶的放养下,她自由的成长。
7岁那年的夏天,顶着假小子的发型,带着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甄宁被接进城里,她要在城里上学了。
甄宁一开始不适应城市,她不喜欢太阳炙烤下散发刺鼻气味的柏油马路,不喜欢光秃秃没几棵树的破旧小区,不喜欢罐头一样的楼房,不喜欢白天爸爸妈妈上班自己只能呆在家里,傻傻透过装有铁栅栏的窗子看天空。
晚上吃完饭的散步时间是她难得的快乐时光,她们一家会去周边的公园,那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有一大片翠绿的草坪,还有各色各式的花草树木。
甄宁最中意的是环绕公园一圈的枇杷树,可惜被接来的时候已经8月,树上只剩绿油油的枇杷叶。
开学之后情况有了改善,甄宁很快打入同学内部混成了孩子王,带着一群小朋友撒欢儿,学校的花花草草惨遭毒手。
次年被惦记了大半年的枇杷树当然也没能幸免,枇杷稍微变黄的时候甄宁就带着小朋友们杀到。
枇杷树有些年头了,高度不低,其他小女孩有些胆怯不敢爬,只能踮起脚试图攀住最矮那枝。
甄宁二话不说,小猴子一样窜上树,灵活地挂在枝头,摘树顶最大最甜的枇杷。先剥两个自己解解馋,再把一串串枇杷丢入树下满眼小星星望着她的小伙伴怀中,扫荡完一棵树再下树和大家一起吃,最后众人挺着小肚子,小手皴黑心满意足得回家。
枇杷树树干脆容易断,甄宁也翻过车。一次她下树时脚下树枝忽然断裂,“啪”的一声清响后整个人失去控制,急速下滑,等她终于稳住身形,裤子已经被挂破,变成了开裆裤,大腿根也好长一道伤,把在底下等待的一位胆小的小伙伴吓哭了。
甄宁却只是拍拍屁股,没事人一样,还安慰哭的小伙伴呢。
至于穿着开裆裤怎么回家的问题,甄宁机智的借了小伙伴的外套,前后各一件系在腰间,就这么大摇大摆走了回去。
到家后裤子已经红了一大片,差点没把父母吓死,赶紧带她去医院处理伤口,等她好了之后还补上了一顿竹笋炒肉。
不过那个时代没挨过竹笋炒肉的小孩人生还不完整呢,甄宁该野还是野。
小学时甄宁不爱学习,父母总吓唬她,“不好好学习,长大就只能回去种地”,甄宁才不怕呢,老家比城里好玩多了,对比之下,还是父母的竹笋炒肉更有威慑性。
三年级的时候甄宁当姐姐了,妹妹香香软软小小一只,甄宁可喜欢了,她决定以后要帮妹妹摘最大最甜的枇杷,当世界上最好的姐姐。
初中时,甄宁迷上了小说,人才终于坐得住了,连带着学习也开了窍,成绩突飞猛进,父母喜出望外。
事情总有两面性,拜晚上总是躲在被窝里看小说所赐,甄宁近视了,眼镜从此成为她如影随形的好伙伴。
就这么平稳度过初中、高中,甄宁以不低的成绩考上大学,站上了人生的岔路口。
甄宁她爸想让她进师范,女孩子嘛,毕业之后在家附近找个学校当老师,铁饭碗,安安稳稳一辈子。
甄宁她妈想让她学医,医生社会地位高,工资也不错,越老越吃香。
两人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甄宁不想当老师,现在的学生可不好管,也不想当医生,害怕搞出医疗事故上社会新闻。
她叼着冰棒翻看大学报考指南,专业分类有很多。哲学、文学、艺术学这些跟自己一点都不沾边儿;理学、工学这些她也不喜欢,高中学物理就学得够够的了;法学好像很厉害,但是听说要背好多好多的法律文书;最终,农学这个看起来格外亲切的学科,映入了她的眼帘。
心动就马上行动!甄宁偷偷填报了志愿,一个农学院校的农学专业,用既定事实向父母证明了: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可以回老家种地滴。
就这样,甄宁亲手拉开了与农学11年爱恨情仇的序幕。
和中国大学大部分专业的课程规划一样。甄宁在的专业除了统一的公开基础课,比如马列、中国近代史、政治、外语、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等。专业基础课程也学的很全面(杂),植物学、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土壤肥料学、生物统计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一个不拉。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甄宁的种地技能距离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就差下地实践了。
是的,甄宁这四年就学了些最基础的理论,至于下地实践?别的学校不知道,甄宁这儿除了嫁接、人工授粉、套袋之类流程简单的实验实操比较多,下地实验只有一个学期有,还是10个人合作种植一小块旱地,拌个有机肥都要抢着干!
记得大四上学期的时候,企业进校园的秋招轰轰烈烈开始了,甄宁那叫一个野心勃勃,决心走出象牙塔奔向残酷的成人社会,毕竟上百家企业来招聘会呢,找工作那不是喝水一样简单?
甄宁信心满满地制作了简历,打印了一大沓,举着简历在各个人潮涌动的招聘位杀了个快进快出,然后就被现实狠狠打脸,60%都是销售岗,好不容易找到的专业相关岗位也十分精彩,工作地点大多在鸟不拉屎的种植基地,要求起的比鸡早,睡的比鸡晚,干的比牛多,一问工资,月入2800、每天笑哈哈!
甄宁大受震撼,苦思一路,回到宿舍便向室友发表奋斗宣言“姐要考研了!”
就算当牛马,也要当卖得上价儿的高端牛马!此时距离研究生考试还有仨月,甄宁头悬梁锥刺股,比高三都用功,终于是考上了,还选了个不错的导师。
研究生的学费比本科高些,一年要8000,但作为农科院农学生的“高贵”尽数展现,学费全部返还不算,每个月还有2000的津贴,偶尔帮导师做做项目还有外快拿,甄宁非常满意,她不再从家里拿钱,算是正式独立了。
研究生阶段的实践课多了很多,作为甄宁个人唯一指定主食,甄宁选择水稻为主要研究目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