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竹月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亭皋叶下,陇首云飞。
裴温大步跨进帅帐,甲衣带入一道清冽霜气。
“丞相,您找我?”
“嗯。”上官陵淡应一声,从地图前抬起头来,“你挑选两百人,要身手敏捷眼光锐利的,悄悄去赤霞岭探一探路。若有敌军的活动踪迹,就找一找他们屯营所在。若是没有,就把守住山道出口,派人回来报信。”
“是。”裴温答应着,心下却忍不住好奇,“可是因为朝廷昨日送来的密报?”
上官陵瞧他一眼,神色不动:“有没有执符台的密报,路都是要探的。虽说天寒叶落,山林萧疏,但大军出动,遇上险阻隘路,还是要小心为上。将军还有何疑问?”
“没有。末将这就去办!”
目送裴温的身影晃出帐去,上官陵敛回目光,望向手边几卷文书,思量起沈安颐昨日派人送来的消息。北桓派了谢璇为密使前往长杨,这方面倒不必她操心,出征之前沈安颐就已差了文修年夫妇去长杨“做客”。另一件就是裴温方才所问之事,据说桓王准备密遣精兵在赤霞岭设伏。这在上官陵看来倒也算不得什么奇谋,易地而处,换做她自己,初时或许也会有这般打算,只是地利虽好,天时倒不见得适合在山林中设伏,这样一想,却又像是疑兵之计了。
召集众将共议,多有人提议另择道路。上官陵细思之后,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军。
“我军方入敌境,将士本就易生思归之心,若是出令反复,更要使众人惶惑,军心散逸。伏兵外藏,尚有可破之法;众心内乱,却是难救之失。因此当前还是要先稳定军心,心不定则不诚,心不诚则事不成……”
晚间派去探路的队伍回报,并未发现伏兵。上官陵于是趁夜整军疾行,次日天色未亮,大军已在下泉城外三十里处安营。
“要攻城了么?”
代小昀难耐兴奋。她随军这么长时间,上官陵却竟一座城池也没攻打过,以至于她精心准备的那些火车云梯、刀枪钩镰都派不上用场。
上官陵向她瞅过去,微扬了扬眉,冷肃的颜色里似微带谑意:“不攻。”
她有点好笑地看着代小昀立刻耷拉下去的嘴角,无奈摇头:“攻城有什么可急的?我已派人探听过,此地守军远少于我军。因为之前水患的缘故,城中储粮亦不丰足。似此情形,围之即可。不过裴将军马上要去攻抚州,你要实在想试试你那些宝贝,可以先跟着他去。”
代小昀正在懊丧,听到最后一句终于心情好转,答应一声,便飞步往帐外奔去,岂料还未奔出帐门,就和人撞了个满怀。她揉揉被撞痛的额头,仰面一看,大感意外。
“爹?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代长空横她一眼,哼道:“你自己天天往这儿跑,爹就不能来?”
代小昀努着嘴,尚未想出来如何答话,便听身后上官陵轻笑解围:“怎会?女可来,父亦可来。”
代长空一愣抬头。代小昀见状,扑哧一笑,趁机绕过他跑了出去。
上官陵步近前来,恭敬一礼:“师父枉驾来此,不知有何指教?”
“没什么指教的,看看你罢了。”
师徒俩在木几旁坐下,摆开棋局对弈。方圆黑白,各得分所;三百六位,周天数穷。二人执子厮杀,你来我往,皆是默默不语。不知过了多久,方听得代长空低低念道:“苟能制侵陵……”
岂在多杀伤?上官陵心中暗自接了下句,思绪一转,约略猜到师父的意思,只是此时此境,却不好多辩。
“止戈为武。”她思来想去,终于启口,“我军固然可以收回故土便撤兵,但战乱反复,实非久安之道。吴不灭越,越即灭吴。钝刀子割肉,流的血也未必就更少,倒不如快刀利刃,一举靖乱。”
代长空目视棋局,缓缓点着头。
“我一向知道,你胸中自有乾坤,主意大得很。”他抬眼端详着面前弟子,须臾,忽然笑了一声,“你虽师从九兰,但其实跟他很不一样。他一生行事,总畏于天人之际,你却是要捅破天的。”
上官陵无言相对,只得静静听着。不论是从师父的角度,还是朝中同僚眼中,她做的很多事大概都算得上离经叛道。
“其实当初教你剑法,九兰也好,我也好,都只不过想保得你无灾无厄,平平安安过完这辈子。结果也不知怎的,竟然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