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任何国外的哲学、宗教等理论,一旦传入中国,就会被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所吸收、融合和改造,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这一现象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

有人曾说过:“跟中国人讲道理,最后没有改变中国人,反而改变了他自己。”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洞察。的确,中国人以讲道理着称于世,然而,正是这种对“道理”的执着追求,使得中国人将“道理”二字演绎得异常复杂。

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上。中国人的“道理”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种灵活多变的生活哲学。中国人不盲目迷信经典,而是懂得根据具体情况活学活用。这种对“道理”的灵活运用,使得外国人常常认为中国人没有固定的信仰,甚至不信神。

与西方哲学追求概念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自洽不同,中国人的“道理”始终深深扎根于生活实践之中。中国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经验和感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道理”体系。这种源自生活的智慧,使得中国人的“道理”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儒家讲“天理”,天理不在书本里,而在“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的人伦日用中;道家对“道”的论述,着重强调“人法地,地法天”,这意味着道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或定理,而是如同流水一般,不断变化、流动的自然规律。中国人坚信“道理”源自于经验,并在体悟中不断成长。就如同王阳明在龙场驿历经困苦后,最终悟出了“心即理”的真谛——道理并非是外来的刻板教条,而是内心的本性与外部世界相互碰撞所引发的觉醒。

这种独特的思维特质决定了中国人对于“道理”的认同,必然要经过个体的亲身经历。在长辈调解纠纷时,常常会以“将心比心”作为开场白,这实际上就是以个人或群体的实践经验来支撑所说的道理。当面对外来的“道理”时,中国人的本能反应往往是询问:“这在我们的历史中是否得到过验证呢?”这种“经验性认同”使得中国人的道理世界始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但在客观上,也形成了一道对外来道理的“免疫屏障”。

这就是文化自保机制。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认同感,这种情感和认同感源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连续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他们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存法则。

这些法则既是应对自然灾难的经验,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智慧。例如,大禹治水时形成的“因势利导”思想,就是一种应对自然灾害的有效方法。这种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利用水流的特性来治理洪水,而不是强行对抗。这种思想不仅在古代治水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中国人处理各种问题的一种智慧。

又如,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强调个人的自我约束和对社会秩序的尊重。这种思想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教导人们要克制自己的私欲,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

这些生存法则历经朝代更迭而不倒,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最终内化为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文化基因”。就像中医用“君臣佐使”配伍中药一样,中国人的道理体系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每一个道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西方文明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给古老的华夏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一局势,洋务派和维新派分别提出了“中体西用”和“维新改制”的主张,试图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然而,历史的发展却无情地证明了这些努力都只是徒劳。无论是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还是戊戌变法的“百日维新”,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反而在与西方列强的较量中屡屡受挫。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道理”都脱离了中国文化的土壤,难以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扎根生长。

这种历史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使得中国人对那些陌生的、外来的“道理”天然地保持着一种警惕。这种警惕并非是一种盲目的、固执的排外情绪,而是一种基于文化自保本能的反应。因为我们太清楚了,一旦这些“道理”崩塌,整个文明体系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中国人的这种“自以为是”,常常被外界诟病为缺乏包容性。但如果我们将其放在文化传承的语境中去理解,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这种“自以为是”其实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是在历经沧桑之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噩梦使徒

噩梦使徒

温柔劝睡师
“我市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一名患者劫持医护人员,正在与警方对峙......”杨逍关闭电视机,下一秒,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儿子,快把医生放了,外面都是警察,你逃不掉的!”像是为了印证女人的话,外面的警笛声一声高过一声,走廊里也有动静。“假的,都是假的,这是噩梦世界,不然为什么我剪断了电话线,你这通电话还能打进来?”杨逍盯着垂落在地的电话线,脸色狰狞。
都市 连载 20万字
从那座韩城开始

从那座韩城开始

壹个小白
“这公寓,住着吧。”“这腕表,戴着吧。”“这张卡,给你了。”“我说了,我养你啊。”林易看着眼前允儿那霸气侧漏的模样,笑了笑。就在这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笑声。“oppa,你什么时候去做坏事啊,带上我呗。”回头望去,一个可人儿巧笑嫣然的站立在阳光之下,明媚动人。
都市 连载 158万字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恋上尘世美
读者:我想看的是一个充满波澜壮阔的年代文,而不是一味的四合院里琐碎闲杂。作者:点击右下角,进入阅读模式,请慢慢品鉴,不好看的地方不花点。读者:你休想骗我,太多千篇一律,审“美”疲劳了。其他读者:先看再说,如果难以下咽,咱们就一块“劝劝”作者,惯着他了!作者歪嘴一笑:本书读者分为了两种,一种觉得书写的很好看,另一种感觉前面的人在撒谎,明明是非常好看,逻辑合理,更新超稳,从不水文,够肥可宰……极小部分
都市 连载 552万字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

知青重生想消遥,扣个军婚被锁死

曲玲珑
一次算计,搭上了两个人的一生,重回七零,祝晓敏要算计回来,第一步,放走那个和自己一样的倒霉蛋,第二步,手撕渣男。可是,事情好像脱出了掌握,倒霉蛋自己又滚回来了,赶都赶不走,那就……收了吧,这辈子我罩着你。好像……又不在自己掌握……
都市 连载 293万字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河狸的米饭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
都市 连载 138万字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木辛三土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都市 连载 2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