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大早,在指挥部的楚云飞就感觉自己的右眼皮子直跳,都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他琢磨着该不会真有什么灾祸吧?

接着便收到了二战区长官部的命令。

命令他楚云飞部立刻全旅开拔,向蒙东方向调动,协助35路军驻守蒙东防线,提防驻蒙军与关东军的进犯。

收到命令的楚云飞直接懵了。

部队调令?

这南凤县战略位置重要,军事价值极高,更是扼守八路军根据地从延安向西安方向发展的咽喉要点。

无论是对现在还是对将来,对于晋绥军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如此关键的位置说丢就丢了?

可命令已经传达,对于楚云飞这样纯粹的军人而言,军人就是要服从命令,长官部既然已经下令,他就算有所疑虑也只能奉令而行。

发牢骚倒是没有,楚云飞只是在电话中向长官部方面询问,在他的队伍调走之后南凤县会交给哪支部队驻扎。

最终得到的答案是:

当年的晋绥军57团团长杨重山的队伍。

自打搭上了孔捷这条线,杨重山如今混得很是风光,一点不比他楚云飞差。

他楚云飞升任为南凤县独立旅旅长之前,人家杨重山早就凭借着“赫赫战功”,以及发展部队,壮大占领区的功劳,升了旅长。

若大的队伍比他楚云飞的队伍还要多上不少,装备方面甚至更加精良。

让杨重山的队伍驻守南凤县这个咽喉要地,乍一看貌似合情合理。

楚云飞却比谁都清楚:

庸才误国呀!

那杨重山是什么货色他还不清楚吗?要不是这些年跟在人家孔捷屁股后面吃肉喝汤,他能混到今天?

这家伙整个人连带他整个队伍,恐怕早就不姓杨,而姓孔了。

让杨重山负责驻守南凤县这样关键的防区。

对于孔捷而言和自家的后花园有什么区别?

至于35路军。

他楚云飞一旦归属35路军调度之后,那还有什么机会重回晋绥军,乃至中央军吗?

当此刻在35路军指挥部内望见那满脸褶子的大脑袋李云龙,以及笑的颇有些含蓄的老狐狸模样的孔捷,楚云飞是什么都明白了,感情始作俑者在这儿呢!

心里则是哇凉哇凉的。

他楚云飞只是为人比较正派但是并不傻,长官部将他调动到35路军,眼下孔捷和李云龙这两个核心的八路军将领又出现在这里,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他那位器重他的老长官八成是把他楚云飞卖了。

可怜他楚云飞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卖了个什么样的价格。

“孔兄,云龙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绍宋

绍宋

榴弹怕水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历史 连载 417万字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从神话三国开始征服万界

黄天秩序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是一个穿越者继承大贤良师传承,推翻腐朽东汉帝国,建立全新星汉帝国,给诸天万界带来黄天秩序的故事。吕布戟灭神明,带来诸神黄昏。关羽刀斩邪魔,诛灭万界不平。“神罗是罗马,绿罗是罗马,这星汉怎么就不是大汉了!”——大贤良师丶万军之主丶万界先行者丶穆易。ps:这应该是一片种田文(大概)群号698098706
历史 连载 238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凤子君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历史 连载 35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