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京州》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宣景十六年,隆冬,帝崩。
是日,风卷残阳,百官衰绖素服,伏于霜阶。天地恸哭,万物哀叹。太子孟珉跪在灵堂,哭得最为伤心。
他的身后,跪着朝野中最为权势滔天的人物——尚书令梅居荐,南定侯兼御史大夫楚行舟,丞相沈故,中书令萧渊。
梅居荐心中对楚行舟颇为不满,他不理解为何孟岐会让一个女人独揽大权,监察百官。要知道,最毒也毒不过妇人心,何况是气量狭隘的女人。这是嫌一个国家还不够乱吗?
前有沈故将他当作傻子忽悠他忽悠了十几年,后有萧渊自诩皇亲国戚,自视清高,不愿与他合作。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楚行舟挡在他的路上。
他心中可真是郁闷极了。
待棺椁被运出皇城,楚行舟走过长长的甬道,两侧红墙青瓦早已被刷上一层雪色,孤寂清冷。她踏过厚重的雪,留下一道一道脚印。
“南定侯。”
身后有人唤她。
她回头,见梅居荐站在五步之外,雪花落在他的肩头,宛若积了一层薄薄的纱。
她微微一笑:“梅大人,不知有何指教?”
“老夫呢,虽然要尊称你一声侯爷,但是老夫在年纪上和你相比是绰绰有余的,这多出来的四十几年老夫实在是见过太多的事了。所以今日老夫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不要锋芒太露,否则你一介女人,在朝廷中是很难立足的。”
闻罢,楚行舟不置可否地一笑:“梅大人,您的精神气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啊。如今皇上还没入葬呢,你都开始来提醒我了,试问你是以什么身份来跟我说这番话的呢?”
梅居荐先是一怔,随后怒了:“江纾,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梅大人,我想你还是得恭恭敬敬地称我一声南定侯。当年夷族入侵大齐边境,我的爵位乃是用军功换来的,你那个时候又为大齐做了什么?”
梅居荐无法反驳,但是他又怎能在楚行舟面前丢了脸面,于是嘲讽道:“老夫原以为南定侯是个淡泊名利的人,这辈子是不会回朝廷来的。不过如今看来,是老夫看错了。南定侯似乎对权势格外的痴迷,那么当初又何必假惺惺地跑到民间十几年呢。”
“是啊,我离开朝野十余年,陛下依然器重我,梅大人不应为此感到汗颜羞愧,又是何故特意跑到我面前算言酸语呢?”
女人的嘴,真是尖酸刻薄的很啊。
梅居荐冷哼一声:“南定侯,皇上不可能永远是你的靠山,老夫不知道你是用了什么手段魅惑君主,让皇上处处袒护你。不过你如今不也人老珠黄,新皇登基,看你还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楚行舟的眼神变得冷锐锋利,她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梅居荐的身上,半晌,皮笑肉不笑道:“好啊,本侯拭目以待。梅大人也最好小心一点,不要今日为皇上穿的丧服,下一次就变成你自己的丧服了。”
她拂袖离去,素衣淹没在纷然大雪中。
老而不死是为贼,梅居荐,我就先让你多活两天,好好看看这青天白日。当年师姐的仇,不是不报,而是我一定会让你们梅家十倍百倍地偿还。
另一路,礼部侍郎江说,户部侍郎沈端台和吏部郎中陆荣枝并肩行走。
沈端台低叹了一声,说道:“朝中势力割据,太子殿下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登基,只怕日后这条路会走的越发艰难。”
江说点头:“前御史大夫云大人故去,现在由南定侯掌管御史台,皇上这是有意要让南定侯和梅大人斗起来啊。”
沈端台问:“可南定侯十余年不在朝堂,如何斗得过梅大人?”
江说摇摇头:“你以为南定侯先前离开京城,真的只是回民间隐居吗?她其实是皇上在民间的一双眼睛。”
陆荣枝一惊,想起这几年陛下打压贵族势力异常厉害,朝中人人自危,难道是因为南定侯在民间搜集的贵族把柄吗?“这么说,南定侯回到朝局不是偶然,而是早有预谋?”
沈端台皱了皱眉:“可是她得罪了这么多世族,谁还愿意和她同谋?”
“你忘了吗,这朝中有一个人,足以牵扯到所有的世族。”江说悠悠道。
“宋迁之。”陆荣枝替他说出了答案。
宋迁之从外地调配回来,主张变法改革,皇上对他的想法颇为赞赏,但是宋迁之这一举无疑让自己放在了众矢之的,所有的世家贵族都将视他为仇敌。
而南定侯正好位高权重,用来支持宋迁之最好不过——原来,皇帝是这个想法。
“其实,就看太子殿下的抉择是什么了。”江说叹息道,“无论谁去谁留,这都将会是一场浩荡的战争。”
楚行舟站在城门外,素衣与白雪融为一体,她再一次回头望了眼这座厚重的皇城。
她知道,这是她无法摆脱的命运,亦是她抛却不了的责任。她在民间与师兄度过了最美好的十年,这已是上天对她最大的恩赐。现在,她送走了师兄最后一程,这也就意味着,她将再一次投身于朝廷,燃烧她最后的生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藏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