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七零年代(14)
傾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行人在赵明的活跃带领下,气氛还算温馨的回到十里村。此时队里上工的人们都已经下工了,这会儿家家户户耸立的烟囱中都飘散出来丝丝缕缕的袅袅青烟。
一派烟火气息景象。
看着都到了大家做饭的时间点了,四人也齐齐加快了脚步,赶了半天的路,吃的那点东西早消化的七七八八了,现在大家都挺饿的,只想快点回知青院吃饭。
除了已经单独搬出去的周莉,其他三人都交了口粮在知青点,青云跟顾鸿安在自己的屋子盖好之前都打算跟着知青院里的人一起吃大锅饭。
回知青院途中会经过老根叔家,他们也不想等会再跑一趟,决定先把牛车还回去,至于装了东西的背篓,这个可以明天上工的时候带给老根叔就行。
还了牛车,谢绝老根叔热情的饭菜招待,这个时候谁家粮食都不富裕。虽说是因为他们今天租车的钱多给了,才造成老根叔过意不去想款待他们的想法,但一码归一码,说定了以后借车再不收钱后,几人快速背着各自的背篓回到了知青院。
周莉同样跟来了,她今天也打算蹭饭,不过她自己也知道不能白白吃人家的粮食,尤其知青们攒的粮食更少,自己都不够吃。她把今天买的粮食交够了这两天的份量,明天她就不搭伙了。
青云径直回了宿舍,宿舍现在没人,她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腾出来归置好,空出来的背篓放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方便她明天带去给老根叔。
时间掐的刚好,她刚整理完,院里就有人来喊吃饭。
众人依旧围坐在堂前的大圆桌边,只是今天的菜色比起昨晚就寡淡许多,但大家也都吃的香甜。有饭吃且能吃饱就是好日子了,还能天天有肉吃?没谁会那么缺心眼为这个抱怨。
不过杨秋叶倒是给大家说了个好消息,放在后院被他们重新围了地方养着的那只大母兔子,今天下了五只崽!这个繁育量不算多但也不少了,中规中矩吧。但是兔子是可以频繁抱窝的,抱窝后一个月就能生,这样算下来,距离他们知青院实现兔肉自由指日可待了!
这个消息振奋了不少男青年,他们纷纷说着过阵子不忙的时候也去山上转转看,能不能再搞几只回来,肉这种东西,谁还会嫌多不成?
这项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胡芮莲还说也要一起去,她虽然不会抓兔子,但她能认公母啊!作为兔兔杀手的渝城人士,辨别简直这个小菜一碟。
晚饭就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与对兔兔的未来憧憬之中度过了,吃完晚饭,收拾完卫生,大家就各自分散了。
陈萍杨秋叶胡芮莲三人照例把周莉送回去,然后散步回知青院。
青云洗漱完后,就钻进了被窝,跟昨天一样修炼了一会。叶竹心跟她差不多同步上的炕,她在睡前还小小声跟青云说了晚安,青云也回了一声。
在陈萍几人回来之后,青云也停止了修炼,进入了沉眠,明天就是来到新世界后从事农民工作的第一天,她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青云跟着大家的步调起床吃饭,然后跟着知青一行人穿过村舍,经过打谷场,到了地头。
徐从海把新来的四人领上前,大队支书看了看他们,吧嗒一口水烟,就把他们穿插安排在了二小队里,又叫了几个婶子,跟他们搭档分了责任区。
分配完,大队支书就去另一边了,青云几人各自被搭伙干活的婶子领走。
带青云的婶子叫朱红芳,她告诉青云,因为他们是刚来,所以不需要拿镰刀割麦子,这是怕他们粗手笨脚不会用,伤了自己。
他们的活就是把割好的麦子打成捆,然后放到田埂上边的车上,会有人把这些装好车的麦子运到打谷场。
这时候收麦子纯靠人力,割麦、打麦、堆麦秸垛等等,便是村里老老少少齐上阵,进了地里,一眼望过去金黄色的麦浪还像是无边无际一样。
而事实上村里已经收割了一大半了,青云他们再来早点,就能看到更广袤的田野,那才叫真的无边无际。
割麦子不光是个体力活,还得注意别被麦芒扎了眼。它们轻易的就能划破裸露在外的皮肤,顶着烈日里干活,汗如雨下真不是夸张。而汗水时不时的滑进伤口里,蜇的人生疼生疼的,可是没有人敢停下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