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钧知道,媳妇儿做起手工活来,就很容易忘我,没个人在边上监督真的不行。
瘦成闪电,还是晓夏自己的形容,说得不要太贴切。
见男人忧心忡忡,晓夏便仔细解释了一番,“生产部的轧棉机坏了,技术员找了外援都修不好,徐姐病急乱投医,问我能不能修。想也知道,那么大的铁疙瘩,我怎么可能会修啊。如果是脚踏轧棉机,我说不得还能想想辙。”
晓夏从架子上拿了个木头小件,递给叶盛钧,“脚踏轧棉机的话,《天工开物》就有记录。我见过实物,琢磨琢磨,做个小模型出来,然后出设计图纸,还是很简单的。”
叶盛钧接过来一看,还真是个轧车,用手指按了按踏板,齿轮转动,滚轮轱辘轱辘欢快地转起来。
晓夏又递了一个过来,兴致勃勃的撺掇他,“试试这个,这个是手摇的。我打算再做个大一点的,可以脱棉籽的那种。”
按规定,帮助农场摘棉花的人员,能按贡献分到一定份额棉花自用。
所以,大家伙的积极性才那么高。
别说七八岁的小孩子,猫爪爪都恨不能薅过去帮手。
寒秋凛冬将至,能织棉布做棉被棉袄棉鞋的棉花,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此一来,轧棉机和纺车就必然会是刚需所在。
脚踏的纺线车,她也曾在交流会上见过。
很小巧的,单手就能拎起,户外也可以随身携带,用起来特别方便。
这个也不是不能试试。
晓夏炫完手摇版小轧车,又快活地琢磨起下一个动手对象。
叶盛钧瞅着眼睛亮晶晶的晓夏,心下稍安。
媳妇儿有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好,能打发时间,还能转移注意力,保持好心情。
但也没忘叮嘱她:“一日三餐要好好吃,不要饿着,不要久坐,多起来走动走动,晚间的散步不要断,累了就停下,注意休息。”
这就不用他多说了,晓夏可不敢大意,她惜命着呢。
说起来,比起三胎孕反严重的朱燕,晓夏肚子里的这个可就太乖巧了。
来得无声无息,不惹事不作妖,存在感一直都不强,反应大的反而是晓夏自己。
论起生命力,这孩子倒是和亲妈一样,一脉相承的顽强。
每每温医生过来帮晓夏做例行检查,结果都是非常健康,发育良好。
其实呢,叶盛钧也考虑过,提前住到军区待产,没准能给媳妇儿更多安全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