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家读】地址:dajiadu.org
第二天林语早早起身,喂完暖暖收拾好自己便先去诊所那边。
阿泽的高热已经完全消退,气色恢复了许多,只是仰躺侧躺都容易拉扯伤口,大多时间还是趴着,看到林语就忍不住哼哼唧唧,他今天得再吊两瓶消炎水和换一次药,差不多要待到中午才能回宿舍,林语给他喂了点带过来的鸡汤,又放了本解闷的书他手边,并再次跟医生确认他恢复良好,没什么问题了才离开。
晚一点安任会过来接人,这会儿他得赶去萧家墓园了,这种日子可不能迟到。
暴雪已过,只偶尔飘点零星雪花,户外空气十分清冷,幸而市政管理给力,主干道上的积雪都被清理得很干净,一路过去算得上安全顺畅。
萧家的家族墓地位于北郊帽子山,距萧锐母亲所下葬的西湾山并不远,刚好落在跟邻市的交界线上,一山跨两市,一边一半,山势平缓呈月弯形,秀气拥怀,墓地建于半山,高度适中,至于风水那就更不用说了,前景深远背有靠山,而且后面山体层层往上好似登高梯,主财源不断后辈大富大贵,实是一处难觅的风水佳地,当地人私下都在感慨,说这地方拔尽方圆灵气,难怪那几家财气冲天。
国情所限,如今这样的家族墓园已经少之又少,但只要主人有相关土地所有权,所在位置又是政策禁止地之外,其祖坟权利仍受法律保护,萧家墓园存在的时间比建国时间还要长,也早早做好了这块的安排,何况除了萧家,城中孙家,林家,朱家以及李家等几大家族的后事地也都是圈建于此,这片山地更是无人能动,也无人敢动了。
当年萧家老祖宗选中这里时,方圆一带人烟稀少,小径崎岖,上山只能靠腿,极为不便,子孙发家后便私人出资修路,如今一条双向车道直通半山,再不需要爬山涉水。
山间雪景半化不化,树枝上坠着一粒粒的冰珠,车道两边也仍有残雪覆盖,但路面却看不到半点冰渣,至少是凌晨就有人在清理,十分用心。
林语到达时,接近入口的车道上已经一台接一台地停了不少车子,全是黑色系,每台车左右两边的后视镜上都缀着小小白花,萧锐派了人等在路口,林语一下车就被护着往里带。
看到那么多车林语难免惊讶,因之前萧锐跟他说过,按这边的风俗,老人忌日的第四年不需要隆重祭拜,所以萧家没有通知外人,近支亲友及故交一概不邀,只是他和父亲在坟前跪拜怀思一下即可。
至于他的三位姑姑,就只能在老宅那边拜牌位表达心意,不能参加这边祭礼。
据说是老爷子临终前放出的话。
外人看来,这自然是因为老爷子生前最重规矩,本地传统原就有这一说法,娘家的福祉只能落在儿孙和嫁进来的媳妇身上,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经不是娘家的人,这类祭祀她们也就不能再参加了,其中重男轻女的意味过于明显,备受年轻人诟病。
但林语知道内情并非如此,这会儿就算萧锐改了这条规矩,他那两位姑姑也不一定有胆子来。
等到了地方,才知原来是老爷子生前数位交好的老友都派了小辈做代表前来祭拜,其中李家老爷子亲自到场,还是被孙子李聿扶着下车的,常言道七旬老人不扫墓,李老爷子当然不是专程为此赶来,而是有别的原因要过李家的墓地一趟,两处隔得近,顺便来看看。
除此之外,一些以前受过萧老爷子恩惠的人也来了,所谓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当报,可萧家的家底太厚,实在难以回报,只能借此机会过来上柱香送束花鞠个躬,表达一下感恩之情。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某些人是有那么点想借着机会跟萧锐沾上关系的想法。
寒冬腊月,北地少见新鲜花卉,这里却从入口到上面墓碑前,沿路层层摆放着素色鲜花扎就的小花圈,天空又开始有雪花飘洒,更添肃穆气息,大概是触景生情,李老爷子脸色晦暗,心事重重,被孙子扶上阶梯时略有踉跄,走在后面的林语急忙上前两步托住老人家另一只胳膊,李老爷子转头看他,露出诧异神色,“......你是?”
林语眨眨眼,一时有些不知该怎么介绍自己,另一边的李聿在祖父耳边轻声低语一句,老爷子眉头大皱,立马抽回胳膊,口中还冷哼一声,竟是看都不想看林语了。
林语愕然,随即失笑,收回手原地伫立几秒等李聿和祖父先走,然后才跟在后面慢慢往上。
随从人员皆在台阶之下,能上去的都是亲朋挚友,萧锐父亲还未到,那位后娶的萧夫人倒是早早赶来墓园等着,天寒地冻,这种场合又不敢穿得太奢华贵气,大衣都只能选最朴素简单的,站久了,脸颊冷得煞白。
萧宁宁跟着陈姨来得更早,陈姨忙于吩咐指挥下面人做事,她便一直乖乖守在旁边等待,见到母亲只行了个礼,却没有主动站到她身边去,这让女人本就煞白的脸色又添了青,碍于陈姨她不好发作,待到萧锐出现,赶紧把头垂下,再不敢露出半点怨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