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家读】地址:dajiadu.org
崇阳侯府听涛别苑,侍从沈长安风尘仆仆走向陆逢渠的书房。
“爷,您吩咐的事,小的办好了。”沈长安行礼。
陆逢渠停下手中的笔,合上书卷,封皮上赫然写着四个字——《远征要略》。陆逢渠自重生以来,只想两件事,一想言如许,二想沙场征战。
他回想着白阙和铁原的峥嵘岁月,有些事情,该着手准备了。
长安未在京中过年,就是被陆逢渠派去做一件差事。
前世陆逢渠本不是白阙一战的主帅,而是作为玄机台小军师负责白阙战场的后勤,可偏偏在押送粮草的时候目睹了白阙野牛骑对一支大昭主力军的伏击。
当时带兵的统帅是王贵妃的妹夫常功,他虽说在军中很有资历,但原先带的都是地方屯田军,是他为求战功,毛遂自荐去了北境战场。
可一朝遇敌,常功才知道战场是铁和血,屯田军的履历并不能让他战胜凶悍的敌人。常功带队一千五百人,几乎有八成丧命在野牛蹄下,常功带着仅剩的兵士苦战,被白阙人的弯刀生生砍断了一条腿,命悬一线之际,陆逢渠和他的兵赶到了。
谁都没有想到,平日里清点辎重、负责疗伤和做饭的后勤兵,竟能在陆逢渠的带领下将白阙的伏击队伍尽数剿灭。
军报传回京中,陛下龙颜大悦,当即提拔陆逢渠代替了常功的位置,成为北境九将之一。
三个月后,同白阙交手鲜有胜绩的北境军将一份捷报传回瑾城,这就是陆逢渠的成名之战——北央关大捷。
三千骑兵,以两百四十人的死伤,换了白阙九千条性命,北央关外,白阙的两个部落牛马四散,族人被迫迁徙,北移三百里。就这样,前朝大衡殇皇帝拱手送给白阙人的桐城重回中原故土,成为大昭新的边城。
陆逢渠因此被封长缨将军,正式成为北境主帅,那一年,他只刚刚二十二岁。
太过年轻,身世微贱,又不属于任何在朝势力,这让陆逢渠成为朝中武将处处针对的人物。
老将们或是心高气傲,不服陆逢渠;或是迫于其他军中权贵的威慑,不敢跟从陆逢渠。
陆逢渠初到北境时,束手束脚,无从施力。
好在北央关大捷大大震慑了白阙十六部,其后半年他们不敢滋事,给了大昭、也给了陆逢渠足够的喘息时间。
陆逢渠就是用这半年,从江湖之上,找到了未来两年同他一起驰骋北境的六个副将,这六人是他出生如死的兄弟,他们跟他一样,后来战死在铁原六剑山。
陆逢渠甫一重生,便命长安去寻这六人。
这六人身世凄苦,但都身手超绝,却碍于出身,没能寻得施展能力的营生,有人落草为寇,有人做着苦力。
有能耐的人个性上多少都有些棱角,而且他们心里对权贵多少都怀了些恨意,陆逢渠当年收服这六人,下了好大功夫。
此次长安去寻他们,陆逢渠特意嘱咐了,不必操之过急,只寻机与他们结交,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如果走投无路,可以去瑾城,可以投军”的种子便好。
陆逢渠的记忆里,六人当中的一个此时应该就在京城,那人同陆逢渠说过,他在飞星马场做过几年洗马小工。
正是这份经历,让他有了天下首屈一指的骑射功夫,也让他练成了一眼识得千里马的本事。
这人也是陆逢渠除了魏骋之外最信任的朋友。
陆逢渠抬眼问长安:“去飞星马场打听过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离婚后,我被烂片女王觊觎了》《北宋穿越指南》《撞星》《破云》《山海提灯》《十九世纪女裁缝》《沧澜道》《制霸超级碗》《惊悚乐园》《仗剑独行斩鬼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