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家读】地址:dajiadu.org
看到自己的好建议没人理会,薛莫东脑袋一梗说:“我们只要凑一千贯就行,赢了不就有五千贯了吗?”
陈次贾斥道:“闭嘴,别胡闹了。”
这个时代武将在文官眼中根本就没地位,陈次贾比薛莫东大得多,即便薛莫东是李曾伯的护卫,也没有给面子,大声喝叱。
薛莫东忍了忍坐了下来,听三人议论,话题还是针对着如何修复襄樊两城,听到三人头疼地讨论着如何从朝廷处讨到这笔经费,想到自己那么好的想法不被重视,哼声说:“别琢磨了,钱根本要不到。”
三人看向薛莫东,成秋实问:“你别胡说,你有什么根据吗?”
“我不是说过吗,我去看过集庆寺,那座寺花老鼻子钱了,国库都花空了,再讨要官家也变不出钱来,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成秋实刚要呵斥,陈次贾抢先说:“是呀,这时候修这座寺,唉,确实花得太多了,赛灵隐,啧啧,可是,再大的寺也不能花光国库吧?”
薛莫东说:“据说朝廷本来就没钱,你们想想,贾似道难道不知道襄阳重要?凭人家和官家的关系,国库只要有两文钱肯定能讨到一文,人家为什么不修襄阳城?
国库不空,我们也不行,再努力也比不过人家的能耐?”
薛莫东话糟理不糟,贾似道是皇帝的宠臣,不到四十岁就和李曾伯具有了同等位置,成为掌握军队的三巨头之一。
两个月前,皇帝不理会宰相的任命,专门把贾似道调往长江下游的江淮防区。任命为端明殿学士,两淮制置大使,淮东安抚使,知扬州。
即便是老百姓也能看出贾似道非常受皇帝宠爱。
贾似道的姐姐是皇妃,为皇帝生了唯一的后代,虽然是公主却是直系的,因为去世,反而让皇帝觉得歉疚,更加对贾似道照顾。
李曾伯只能叹息,这就是他的短板。因为,贾似道交往能力特别强,因为从小好玩,性格豪爽外向,非常有人性魅力,能和各阶层人士交往。他在皇帝姐夫面前没有拘束,把皇帝当成亲人朋友的态度,深受皇帝喜爱。
李曾伯恰好相反,因为祖先李邦彦被称为“浪子宰相”,因为靖康之辱,被划到奸臣之列,成为李家的羞辱污点。
因此,李曾伯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既然少与人交往,也不敢巧言令色,因此没有多少朋友。
因为李曾伯是从基层军官提升起来的,并非进士出身,所以也没有同年和同学。
他以祖先为戒,非常注意潜规则,就是带兵之人忌讳和有权势的官员交往。
所以,李曾伯埋头诗词之中,政治能力不强,在政界没有人脉,很少有要好的助力。
“唉,”陈次贾叹息一声,薛莫东年轻气盛,但也说到了点子之上,他多么希望李帅能够像其他人一样送礼走后门,那样的话,办事的效率要高得多,也不至于滞留在京城,似乎被忘记了似的,召见都没有。
薛莫东同样叹息一声说:“李帅,我也是犯愁,即便我们弄到了修城的经费,以后怎么办?孟将军已经修复了襄樊,却还是放弃了,维护一座城要十万大军呀,我们现在总兵力都没有十万人呀。”
大家都知道他在说什么,孟珙十年前在收复襄阳时,就知道其重要性。曾专门上书朝廷:“襄、樊为朝迁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护元气,非甲兵十万,不足分守。”
襄阳是经过多次战争才夺回的战略要地,必须要维持这座城,而维持这座城,起码需要十万兵甲。
当时朝廷给予了支持,结果,孟珙在几年后还是放弃了襄阳。
几人不再吭声,好一会,陈次贾轻咳一声,犹豫着说:“制帅,这几年奔竟之风兴盛,要是有贵人相助,也许能挤出一些经费。”
奔竟就是投门路,走后门,拉帮结派。
这一现象在南宋后期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社会风气,士子们不拉关系就好像没能耐一般,已经都不以为耻,颇为骄傲了。
李曾伯想到“浪子宰相”四字,脸色就阴沉了起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到南宋寻嗨皮》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