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家读】地址:dajiadu.org
院子里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了。
屋里,元岐红着脸靠在窗板上,湿淋淋的发绺儿垂落在肩膀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尚有皂荚的香气弥散在空气中,他红着脸站在那里,怔怔愣了半响,最后竟轻轻笑出声来。
原本,是一心,想要让一切都回到过去的。
寂静肃穆的重明宫,来往的宫娥中,仍旧放着一个她。
就是有二心,要在他面前装聋作哑也没什么。总归就是真的聋了,哑了,瞎了,那也是他的——心里有别人也是他的。
可是今夜起了不同的念头,一切便不一样了。
从前那张素净端容的脸上,也会一边露出一本正经的表情,一边与他调笑吗?他不记得有过。
正因为过去没有,如今见了,才会想要拥有,才会生出独占之心。
此时心里的这种滋味,就像在山野之中瞧见了开得正好的花,若是不能亲手将根茎碾碎,把她的美丽拢在手中,任由湿润而黏腻,如同泪珠一样的汁液弄脏了指缝,那心中的这团野火,是不会止息的。
*
元岐腿伤一愈,便将那副虽然实用,却实在有碍他姿容的榆木拐子还回了医馆。李宴照旧窝在厢房中,抄录着那些除他自己之外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只有李窈,还算做了点正事。
每逢有月亮的夜晚,便会将养在矮缸里的蚌母放出来透气,晒晒月光。
那时她多半会站在院子里的老梨树下,偶尔也会遇上那个从西厢房探身出来,笑意盈盈与她搭话的美人蛇。
他倒还算规矩,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也只是隔着窗户与她说话,东问一句“姑娘今日是否安好”,西扯一句“令兄明日有无出来见光的打算”。
李窈随意答了,寥寥几句就应付过去。也不见青年神色有什么变化的。
就这么一直到八月初六,按着惯例,青原镇民前往府衙纳交珠税的那天。
天光熹微的时候,李窈便站到了院子里的矮缸前。
虽然做足了准备,心中却照旧忐忑着,因此夜里便难以成眠,想着早早开了母蚌,瞧瞧那菩珠到底是育没育成。
时至初秋,老梨树上还是满枝头的浓绿滴翠。掀开盖在矮缸上的木盖,就露出了满缸的清水,还有静静卧在清水中的母蚌。满树的浓绿映在水中,清晨的阳光透过疏密不一的枝叶,在水面上投下耀眼而炽烈的光斑。
李窈挽起袖子,捞起母蚌放在一旁,待要用那把刃磨得极为锋利的长刀剥开蚌壳时,就听见院外急促如鼓点的敲门声。
看来是有人比她更急,一到日子,连口喘气的机会也不给,就上赶着来要人了。
她开了院门,外头站着的,果然是陈二,还有由他领着的一众灰衣小吏。
如李窈所料。
陈二这几个月里,急得头发都掉了一大把,恨不得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就等着日子一到。好屁滚尿流赶上来收拾自己的烂摊子。
那天当着青原镇民的面,他前脚被逼着应许李家,只缴纳今年一年的珠税。后脚回到府衙,就被常年将修身养性挂在嘴上的张大人,赏了好几个耳光。
青原镇府衙里的张大人,书读得不多,功名也不显耀,只是娶了个好夫人,与东海郡中的百年大族梁家沾上了姻亲,这才在青原镇上谋取了一个肥差。
这些年来靠着从这个位置上捞取的油水,与上头的郡守勾勾搭搭,竟也巴到了寿王府的门槛里。本指望着靠着皇亲国戚的门道一路青云直上。却不料天外忽传惊雷,这些年来借着镇中珠税孝敬上官的事情,居然被人给捅破了。而且还是绕过自己,传到上头,再拐了个弯,由着上头的贵人通知回来的。
收到贵人来信的时候,张大人那张肥白如玉盘的脸,直接白出了五颜六色的风采,着急忙慌的想了个计策,就想将泄秘的人先行给处理了。却不想人没处理成,反而打草惊了蛇,叫人接连请了几日的假,看来是连府衙里的活计都不愿意做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路边的太子你不要捡》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