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流瓶之大西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中宗李显的“定陵”是其陵寝所在地,以下是对定陵的详细介绍:
###
一、基本信息
*
**墓主人**: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
**位置**: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北部的凤凰山(又名龙泉山),距离县城约10至13公里不等,主峰海拔751米。
*
**规模**:陵园座北面南,东西宽二公里,南北长三公里,周长十公里。
*
**保护级别**:1956年8月6日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二、历史背景
*
**生平简介**:李显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683年即位为帝,但随即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699年被召回京城,重立为太子。705年,武则天被迫禅位于李显,李显复位为帝。然而,李显复位后重用韦皇后及其亲信,导致朝政混乱。710年,李显被韦皇后毒死,终年55岁,葬于定陵。
*
**历史变迁**:定陵在历史上多次遭受焚毁和盗掘。如唐建中元年(780年)二月遭到党项、羌和吐蕃的焚烧;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太监梁永巡陕时再次被盗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才竖碑封墓,使定陵得以保护。
###
三、陵园构造
*
**陵园布局**:定陵陵园座北面南,有四门,分别为左青龙门、右白虎门、南朱雀门、北玄武门,门外各有门阙。朱雀门外还有乳台和鹊台。
*
**石刻群**:原有石刻50多件,包括石莲托桃、天马、石马、巨型无字碑等,造型高大雄伟,艺术精湛。但多已无存,现仅存蹲狮三件,石人二件,石马一件。这些石刻反映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
**陪葬墓**:定陵有节闵太子李重俊及多位公主的陪葬墓,反映了唐室的衰微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动荡。
###
四、现状
*
**遗迹保存**:如今定陵的遗迹已经不那么明显,原有的石刻大多已毁,仅存的几件石刻也残破不堪。但陵前的石狮和石人依然挺立,似乎在诉说着这位中庸皇帝凄惨的一生。
*
**旅游价值**:尽管定陵的遗迹已不如往昔辉煌,但作为唐代帝王陵寝的一部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综上所述,唐中宗李显的定陵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皇家陵园,也是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唐中宗李显,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其正史记载丰富,以下是对其生平及主要事迹的概述: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