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9:缔造华夏科技帝国》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这是芯片设计图?”

仔细的把所有图纸看一遍之后,宋志培抽出几张图纸惊讶的看着徐华盛。

“对,老师,这是一个视频解码芯片的设计图。这是我自己设计的,原理是……”

徐华盛开始给宋志培讲述这个解码芯片。宋志培也是学芯片设计的,徐华盛稍微一讲解,宋志培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老师,这些图纸是我设计的影碟放映机。这是一款家庭用的影碟放映机,可以直接连接自己家里的电视。有了这个,只需要一台电视,家里就能变成家庭影院,我们在自己家里,就可以随意的看电影追剧了……”

伴随着徐华盛的讲解,宋志培对影碟机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东西确实是市场空缺……”

宋志培点点头,这东西听起来确实不错。

“老师,有些事情,不是多一个科学家就能解决的,咱们华夏现在缺的不是一两个芯片科学家,而是缺的相关产业,只有把产业做出来,才能推动相关基础的发展,产学研一体,产是最重要的……”

徐华盛看着宋志培,他知道自己的老师的情怀。但是他更知道,相对于几个芯片专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走,跟我去实验室……”

宋志培直接拿起图纸,拉着宋志培前往学校的顶级实验室。

燕京大学作为华夏最顶级的大学,也是华夏最大发展半导体专业的学府。燕京大学的实验室的设备还是很先进的。

宋志培带着徐华盛来到实验室,随后宋志培便招呼自己的几个学生开始按照徐华盛的设计图手搓芯片。

不错,就是手搓,借助学校的设备,宋志培他们可以手搓芯片。

而徐华盛设计的这款解码器芯片采用比较优秀的设计,所以制程并不算高,所以燕京大学的实验室内他们还是能手搓出来的。

徐华盛设计的这款芯片,充分考虑了目前华夏的半导体产业的能力。

目前华夏已经有5微米的晶圆厂了,其实华夏半导体产业发展并不算晚,1980年开始建设的第四机械工业部无锡742厂,获得国务院投资2.8亿人民币。该厂1980年从日本东芝引进全套三英寸半导体晶圆厂(5微米技术),并于1982年起投产,被认为是华夏第一个大规模半导体晶圆厂。

无锡742厂主要产品是搭配陕西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所使用的集成电路。

从1984年开始,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大学也开始纷纷从国外引入半导体晶圆厂。1984年到1990年,华夏先后共引进建设了33个半导体晶圆厂。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和其他诸多原因,当时大多数半导体晶圆厂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商业运转能力。

前期,其实华夏半导体产业并不落后太多,包括光刻机都是如此。

徐华盛设计的这款芯片,虽然目前在华夏还无法制作,但是以徐华盛脑海里的技术资料,只要给点时间再给点钱,徐华盛相信国内完全能制作出来。

一番忙碌之后,宋志培他们把徐华盛图纸上的东西给弄了出来,然后一番组装之后,世界上第一台影碟机就诞生了。

宋志培又带人一番忙碌,灌了一张电影光盘,还是经典的《英雄本色》电影,然后宋志培带着影碟机和徐华盛回到自己家里。

当家里的电视上真的开始播放影片的时候,宋志培的小心脏砰砰直跳。

他没想到,这跨时代的东西,真的就在自己眼前。

世界上第一台vcd家用影碟机,未来伴随着这产品的上市,这东西可能会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华盛,也许你是对的。”

宋志培看着徐华盛,脸上尽是骄傲。

“老师,我坚信,未来是属于我们华夏的。欧美国家有的东西,我们都会有,欧美国家没有的东西,我们也会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千海观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非常权途

非常权途

沧海而立
关于非常权途:从小小秘书到书记,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于波涛汹涌之中左右逢源,抓住每一个契机,扶摇直上……
都市 连载 553万字
噩梦使徒

噩梦使徒

温柔劝睡师
“我市医院发生一起恶性事件,一名患者劫持医护人员,正在与警方对峙......”杨逍关闭电视机,下一秒,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儿子,快把医生放了,外面都是警察,你逃不掉的!”像是为了印证女人的话,外面的警笛声一声高过一声,走廊里也有动静。“假的,都是假的,这是噩梦世界,不然为什么我剪断了电话线,你这通电话还能打进来?”杨逍盯着垂落在地的电话线,脸色狰狞。
都市 连载 20万字
双穿年代

双穿年代

中帝人
这是一本从现代到年代互穿的故事。有《四合院》背景,但几乎没有戾气。主打轻松、生活和年代感。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都市 连载 28万字
夜的命名术

夜的命名术

会说话的肘子
蓝与紫的霓虹中,浓密的钢铁苍穹下,数据洪流的前端,是科技革命之后的世界,也是现实与虚幻的分界。钢铁与身体,过去与未来。这里,表世界与里世界并存,面前的一切,像是时间之墙近在眼前。黑暗逐渐笼罩。可你要明白啊我的朋友,我们不能用温柔去应对黑暗,要用火。
都市 连载 631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一杯冰柠檬水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都市 连载 593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