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12章 你也说青苗,我也说青苗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赵煦使个眼色,梁从政尖声喊叫:“肃静,官家在上,不可喧哗!”
争吵声戛然,大殿内顿时静下来。
“看来诸卿都吵累了,那就先歇一歇。”
赵煦缓缓开口,“朕曾细读青苗法条例,其立法之意,均从利民富国出发。平心而论,青苗,良法也。然,为何青苗法在实行过程中会弊端丛生?吏治也!良法需良吏,才不会改变立法的初衷。”
“诸卿议事,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这种极端思维和态度本正是问题所在。我们要做的是静下心来论政,对症下药,加以改良,将青苗法完善为良法······而不是相互攻讦,制造矛盾和纷乱。”
赵煦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但每一个字都仿佛重锤敲打众人心头,隐隐透出诸多不满。
赵煦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一圈,道:“朕以为,青苗法的诸多弊端,全与官府有关,若官府不参与在内,弊端自然烟消云散······”
话音刚落,四周响起一阵轻微的哗然。
官府不参与?
如此放贷不就失控了,天下岂不是要变成高利贷的乐园?
官家这是疯了吗?
章惇站了出来,神色凝重反驳道:“官家,臣不敢苟同,官府参与青苗法虽有弊病,矛盾还在掌控之内,倘若官府若不参与,青苗法将偏离初衷很远,继而会演变成一项祸国殃民的政策。”
章惇率先提出质疑,随即殿内响起一片疑惑声,语气中满是担忧。
“官家,您这是······三思啊!”
“官家,我们不能讳疾忌医,此非万全之策。”
“臣恳请官家收回成命!”
“······”
众臣的疑惑丝毫没影响到赵煦,他挥挥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即阐述自己的见解。
“青苗法是以全国各地的常平仓、广惠仓里的粮食为本钱,然一旦某地有大灾,仓内却空无储备粮,不能及时救济,将会带来难以预测的危险······这是青苗法最大的隐患······”
“朕的改良之策在于,不动用常平仓、广惠仓的储备粮。如此,百姓既能享受到青苗法带来的好处,又能避免先前罗列的青苗法可能带来的危害······”
这番话一出,众人皆惊。
这样的策略真的可行吗?
国库没钱,一切都是空谈,除非朝廷能变出钱来。
“官家,国库空虚,朝廷已是捉襟见肘······”
户部尚书轻声嘟囔一句提醒,赵煦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道:“你紧张个啥,又不用朝廷讨腰包。”
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桃花山刘家修仙传》《炮灰的人生2(快穿)》《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武林文学】《万界守门人》《诡秘之主》【创读小说】【书彤网】《全民星海时代》《普罗之主》
填海的精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