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治这边刚说完,崔涯就接话道:“常记溪亭日暮,笑语盈盈暗香。玉指轻捻红烛光,夜深共话衷肠。几度梦回旧地,犹闻琴音绕梁。愿得一心人白首,共赏月满西窗。我记得,当时厉阳郡中的闺阁少女,天天捧着这诗读,早上读,晚上也读。啧,这么说来,沈让还真配不上人家。”
元长安又插话道:“你说的这首诗,我怎么不知道?”
崔涯用略带嫌弃的口吻,说道:“你成天舞刀弄棒的,能知道什么?”
元长安听出来他的调侃,“切”了一声,冲崔涯翻了一个白眼。随后转向陈治,问道:“那你和那个什么明景太子,谁更招人喜欢?”
“这怎么能比较呢?”陈治见沈让和沈清棠已经走远,且看不到身影,“行啦,人都走远了,别看了。”
崔涯转头,确实没有了他们二人的身影,便拍拍手,“我还有一堆正事没干呢,先走了。”打了一声招呼,直接就跑走了。
“我从白崇山拉来了不少黄杨木,你要不要去看一看?”元长安突然想到,他的身体情况,“你现在应该没什么大碍了吧?”
陈治舒展胸腔,“睡了那么久,已经没什么事了。”
元长安这才放心道:“那行,走吧。”
刘工匠身子不好,所以一直都是他的孙女刘月婵负责做工。
刘月婵面容姣好,温婉可人,眉宇之间自有素雅和柔情之气。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盘在脑后,插着几朵鲜艳的小花,衬得她人比花娇。
“长安,陈治。”刘月婵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放下手中的工具,起身为元长安和陈治二人倒水喝。
元长安指着院子里堆在角落都木材,对陈治道:“这就是我拉回来的黄杨木,还有一些因为没地方放,就放在了柴房。”
刘月婵接话道:“这黄杨木木质坚硬,防虫蛀,关键是成本低,是做巨弩最合适的木材。”
陈治拍了拍其中一根木头,然后说道:“这就麻烦刘姑娘了。”
刘月婵一摆手,“这都不是事儿。再说了,大当家可没亏了我们,我们还得谢谢你,让我们有了生计。”
陈治笑了笑,转而看到石桌上自己的巨弩设计图纸,有几处微小的改动,便问道:“这几处是何人所改?”
刘月婵看了一眼陈治手指的地方,解释道:“是那个魏向安,他看你这设计在细节方面有些欠缺,就给你做了一些改动。你放心,是在我爷爷许可的情况下改动的,绝对不会让你的巨弩做出来的成品是残品的。”
陈治看那图纸之上的改动,确实对他的设计有益而无害。
“那位魏师傅的改动精益求精,怀久倍感钦佩。不知他人在何处,我想与他请教一番。”
刘月婵一边做活一边回道:“他呀,跟我爷爷去东山找木材去了。你们可以随便转转,我还得赶工,就不陪你们了。”
元长安看陈治因没有见到魏向安,而有些闷闷不乐。就拉着他的手腕,对刘月婵道:“月婵阿姐,我们就不打扰了,你先忙。”说着,便拉着陈治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元长安松开了抓着陈治的手,“那个魏向安就是青龙寨的魏老三。”
陈治诧异道:“竟然是他?”
元长安向他解释道:“这魏老三,十年前被官家迫害,家破人亡,而他也因此上了青龙寨。当时青龙寨大当家还不是刘大胡子,叫什么来着我忘了,反正是刘大胡子的亲大哥,不过他跟魏老三亲如兄弟。后来刘大当家去世,刘大胡子接替了他大哥的位置,成了青龙寨的大当家。
也不知道为什么,刘大胡子跟魏老三一直不对付,处处打压他。若不是魏老三答应替刘大当家守住青龙寨,他早就下山自谋出路了。
前段时间,刘大胡子不是算计了他和他那帮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所以他就向我们投诚,和他们那一帮弟兄入了我们清风寨。再后来,刘爷爷看重他手艺好,就收了他做徒弟,跟月婵阿姐一起做工匠,也算找到了一份生计。”
陈治问道:“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元长安仰头直视他,回道:“我听大当家和二当家说的啊。对了,我刚想给你说件事儿,这忙来忙去都给忘了。”
“什么事情?”
“我去白崇山拉木头的时候,听过路的人说起,庆泽县有一座仙音寺,很灵验。你要不要去庙里拜一拜?”那一次在山寨之中,陈治射杀了蔡义方,他反常的举动让元长安担心,害怕他会因此留下阴影。
陈治听说过仙音寺,此寺乃前朝(上一个朝代,大齐)齐武帝为其姑母镇国全福公主所建,只因全福公主信佛礼佛,推崇佛教。仙音寺中的仙音二字,亦是取自全福公主的小字仙音。
“既有灵验的寺庙,岂有不去的道理?”陈治眉眼带笑,看向元长安的眼睛,清澈明亮。
元长安被他所感染,眉眼弯弯,“说走就走。”
-----------------
“清风寨的消息就值这点钱?”一个黑衣人掂量着手中的钱袋子,虽然脸上戴着面巾,但眉宇之间还有透露出他的不满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