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皇家
云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孝彰帝是愤怒的:后宫孕育子嗣,他一直是有控制的。他在老圣人那会因兄弟众多吃了不少苦头:老圣人不仅偏爱美色,还爱耍平衡手段,故他兄弟的母妃大多都是才貌双全、城府极深、母家根基深厚的贵女。诸女在宫中寸步不让,其家族在宫外步步进逼,当时的情况可谓是一步一风云,为了老圣人一个恩宠,诸位皇子、后宫、前朝不停厮杀,其直接结果不仅是许多如花的女子在后宫凋零,还有许多皇子公主也在阴谋诡计中来不及长大便丧生了。其中便有他的母妃和不到七岁的妹妹。是以他登基以来,除了皇后外,也就潜邸的几个已经知道安生的老人,他允许她们有孕,其他宫妃若无必要,他并不肯让她们轻易有孕。饶是如此,他膝下的四个皇子依旧闹腾的满朝人心浮动。
试问如此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让贾元春这类野心勃勃的宫妃有孕?况那贾家不过是他当时刚登基,根基不稳,为了让老圣人的安心,积攒自己的力量,特地挑出来做样子给老圣人看的一个棋子罢了。那贾元春竟然还因此得意上了真当自己是贵妃不成?居然瞒着自己私自有孕?挑衅帝权,她真是好大的胆子!
孝彰帝冷了脸色,道:“戴权,这件事你亲自去查,她是怎么有孕的?”
又转头,眼神冰冷道:“还是说你私底下瞒着朕做了什么?”
戴权慌忙跪下道:“冤枉啊,圣人,您就是给奴婢天大的胆子,奴婢也不敢欺瞒您的。后宫规矩,若圣人不允,宫妃是不能私自有孕的。按您的吩咐,宫妃的月事,敬事房都有记录,太医院按着记录不错日子的提醒着。故敬事房呈宫妃的绿头牌时,都特意错开了易受孕的日子。再有就是,宫妃伺候时,除了皇后娘娘,是留或是不留,奴婢都是时刻不忘的提醒着的,半次也不敢错了去。那贤德妃伺候次数有限,每次您都说不留,故奴婢敢肯定的回禀圣人,奴婢亲自看着人做的,从没失手过。至于她为什么会有孕,奴婢也不知道啊。”
孝彰帝听说,脸色回暖了些,半晌他冷冷道:“先从太医院开始查,她能怀孕,必是太医院有人给她做内应,而后是敬事房,还有那些负责伺候之事的太监,也一一给朕查。”
戴权慌忙磕头领旨,亲自出去安排了。
御书房内气氛十分压抑,待戴权再回来,孝彰帝沉默了许久道:“你再去禀告皇后一声,就说朕的意思,且恩宠着贤德妃罢。只是告诉她,朕,不想再看到皇子出生了。”
戴权一愣,随即低着头再次出去了。
林珏深深吸了口气,并不说话。元春肚子里的孩子,他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出生,只是若没有今日这一遭,他怎么也不会料到,这因果的根源原来在孝彰帝身上。
端王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旁装木头。
待出了御书房,端王直奔皇后的椒房殿。
皇后听说了御书房的事情,只是随意一笑:“这是自然。圣人过去受的苦,哪那么容易就能忘记呢?贾元春,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又对端王道:“你父皇看着是心狠了些,可到底还是念着你们这些儿子的,不忍将来你们重新过他当初过的那些日子。这点你该学他。本宫也庆幸,你不重女色,当初阿薇四年无所出,你也不着急。便是第五年,阿薇只生了个澜儿,也没见你多不满。不过幸好,第七年,阿薇就生了希儿,你也算是有后了。”
端王耸肩道:“儿臣会不重女色,还不是母后您日日夜夜敲打的?再说,阿薇当初嫁给儿臣的时候年纪又太幼小,才十五岁,儿臣早就找太医打听过了,过早要孩子,孩子容易夭折,晚点好,孩子容易长大。何况,儿臣也细细思量过了,父皇正当年,儿臣也还年轻,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晚点要孩子也好,将来我们的父子感情会更好。”
皇后点头道:“这倒是,皇家的孩子,还是年纪小些好。只是,本宫要告诉你,本宫只认嫡孙嫡孙女,其他的阿猫阿狗,本宫一概不认。你也是,圣人既然下了那道圣旨,就证明他是重嫡轻庶的,你也该跟着他的脚步,和他一样。”
端王郑重道:“儿臣明白。”
皇后扶着端王的手慢慢走到桌前坐下:“当初阿薇无所出时,老二、老三家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可惜都是庶子庶女,正经的嫡子没两个,圣人下圣旨时,他们母妃的那脸色啊,变得可真够凄惨的,本宫坐在上头看的都忍不住要笑场了。让他们往日在本宫面前耀武扬威,变着法的说你,说阿薇,后来还加上了澜儿,实在是可恨之极。”
端王挑眉道:“她们在母后面前说澜儿了?”
皇后叹道:“怎么不说?澜儿是女孩,又是阿薇五年后才生的,可不得让那群等着看咱们娘俩出丑的人说么?”
又冷笑道:“澜儿是女孩又如何?到底是嫡长女,何况她还带来了希儿,正经的嫡长子的嫡长孙,我们澜儿以后的福气比她们那群庶孙庶孙女不知道要好几千倍。”
端王皱眉道:“老四刚成婚两年,因那时父皇下的旨意,他如今守着王妃,一门心思的想生嫡子,倒也罢了;老二和老三是怎么回事?怎么还一个劲的专宠侧妃、庶妃?这些年,庶子庶女不少,嫡子愣是一个也没有?老三媳妇还好些,去年到底生了嫡女。可这也太不像样了。”
端王想说的是:他们不是想着争大位么?怎么会如此没脑子的背着圣人的旨意走?他们的母妃也是精明果敢的,怎么就不拦着他们?
皇后不屑道:“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他们府里的王妃是圣人指的,侧妃或庶妃不是他们母妃的亲侄女,就是从小伺候他们的贴身丫鬟,那情分,哪里是圣人冷不丁指来的一个陌生王妃能比的?”
端王不可思议道:“在父皇下了那道“无嫡除国”的旨意后?”
皇后冷笑道:“他们若争上了大位,那些侧妃庶妃也就是后宫娘娘了,她们生的庶子庶女就是皇子皇女了,谁敢再在他们面前说半个庶字?况且,若他们真上了位,你父皇的那旨意,他们要是想改,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
端王神色一凛:“原来如此,是儿臣愚钝了。”
皇后拍拍他的手道:“你心里有数就好。这未来的日子啊,还长的很。将来怎样,谁也说不准。只要你用心办好你父皇交代的差事,其他的什么不要多想,也不要多做,安安分分的,这位置,早晚是你的。若你和老二、老三那样四处蹦跶,你不仅够不着那个位置,你现有的地位也保不住。可明白?”
端王慎重的点点头:“儿臣一定牢记母后的教诲。”
皇后满意的点头道:“再有,本宫要嘱咐你一句:你父皇给你的办差权利,你办完差后一定要立即交还。这次的叛乱,你是亲自参与的,你那几个王叔的下场,你可看清楚了?通过这件事,你当明白,你父皇,是绝不会容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帝位的。故你日后办差,千万不能恋权,尤其是兵权,除非你父皇亲自说给你了,否则不论任何人如何劝,你都不能动心。再有就是,你就算有些私心,也要摆在明面上,结交的臣子,不在数多,而在于清贵正直,且这些人都必须是一心为圣人办差的,你们可以因给圣人办差而私交的好些,但平日里却不可过密了,这其中的度,你要把握好。”
端王郑重道:“母后放心,儿臣知道怎么做。”
皇后笑道:“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从来都是让人省心的。只是这些事情是最为重要的,母后忍不住的就要多提醒你几次,你可别嫌弃母后啰嗦啊。”
端王笑道:“母后一片慈母心肠,为了儿臣,谆谆教导,做儿臣的,只有感激的份,哪里敢嫌弃母后呢?”
皇后轻拧了一下端王的脸道:“就你嘴甜。回去告诉阿薇,就说本宫想澜儿和希儿了,让她改日请安的时候,把他们都一起带过来吧。”
端王笑道:“是,儿臣一定转告她。她啊,如今被两个孩子折腾的,日日忙乱呢。”
皇后奇怪的问道:“怎么了?澜儿是个乖巧的孩子,希儿也是个省心的,又有那么一堆的奶嬷嬷丫鬟照顾着,怎么就累到她日日忙乱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