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枉》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垂拱殿内。
唐匡民压抑住自己的怒气,让谢景明将军器监报备的各类军需武器制式选两段念出来。
对方报完,他便转眼看向工部:“白公听听,这制式没错吧?”
“回圣上话,并无。”白尚书出列回话。
看着地下花白的一颗头颅,唐匡民喝了一口冷茶,让自己继续压着脾气:“那便请张枢密使读一读这位青衫客的长诗,白公仔细听着,看能不能听出点什么意思来。”
他下巴一点,陈德便将蓝皮册子重新送回张枢密使手中。
张公接过,一点点翻开查找青衫客的长诗何在。
见他手脚并不算利索,似乎没有提前细细读过这本册子,唐匡民才提醒:“三十七面。”
“多谢陛下提醒。”张枢密使麻利翻到对应页面,将长诗一字一句读出来。
尽管不是第一次读这首长诗,他也念出一脑门的汗水。
特别是在谢景明报完制式的数字后,他脊背都冒出一股寒意来。
白尚书一把老骨头,更是禁不住这问罪,直接深深作揖:“回陛下,臣管辖之下的军器监,军需制式绝对不敢偷工减料,一应兵器出京城到营州,也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兵器出库,都有一重重的验证,只要有一处不对,就是一群人受罚,除非那几个人全部都出了问题,否则不可能是军器监这边出了问题。
为了自证,白尚书还遣工部侍郎将军器监所出的每一件兵器登记的册子拿来,给唐匡民过目。
此事查了足足三天,才得以证明工部与军器监的清白。
与此同时,工部、枢密院都奉命派遣官员前去营州一探究竟,秘密探查。
诸位朝臣在连续三日早早结束的朝论,与垂拱殿越来越久宣召老臣的异状之中,闻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京师湛蓝的苍穹上,蓦然压来一大片山似的厚重乌云。
乌云几日不散,也不曾下雨,空气闷得像是在每个人心里都压了一块大石头。
洛怀珠推开北堂的花鸟窗,眺望院中凋零花木,倚靠窗边看上北平原寄来的信件。
天色昏暗,整日点烛看文书,实在伤眼睛。
唯好借一下天光。
王慧在鬼神医的照料下,精神大好,清醒的时间比过往长了许多,那一双枯槁的眼睛里,重新窥见了几丝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