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乡吵过之后,父亲气愤难消,他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士可杀不可辱”“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小人为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那一刻,他决定坚决不迁回麻城,坚决回老家。
最终,父亲只把爷爷和奶奶的户口迁回了麻城。奶奶想把我弟弟子瑜的户口也迁回麻城,可父亲坚决不同意。奶奶心疼年幼的孙子,坚持要留下弟弟,不准父亲把弟弟带回老家。
于是,爷爷、奶奶和弟弟就留在了中馆驿,住在镇东门外的“新农村”。
“新农村”有十几排平房,都是用街上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修成的。镇上的居民大都搬进了这个新农村,这里成了他们新的家园。
镇供销社安排爷爷在东门街上经营一个小小的杂货店,每月工资18元。爷爷每天早早地开门营业,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依然乐观面对。
奶奶则在门前辟出了一大块菜地,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她每天都在菜园里辛勤劳作,浇水、施肥、除草,每一棵蔬菜都倾注了她的心血。
此后,父亲差不多每月都要翻山越岭,步行近百里路,穿过红安新州两县,来中馆驿送米。
每年暑假和寒假里,我都要跟着父亲踏上这漫长的旅程。
这条路,十几年来,我们记不清走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天还未亮,我们就起程,走到天黑才抵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高武纪元》《炮灰的人生2(快穿)》《圣拳!》《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灾变卡皇》《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追看书】《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庆余年:范府大宗师》《剑阁闻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