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我就是si心作祟虽是归心似箭,但真到离开时,严三娘还是恋恋不舍。东路诸将,萧胜和吴崖是松了口气,其他人却满心失落,他们还盼着多沾一些这位巾帼红颜的荣光。“咏chun单骑降云霄”的说书段子已经传开,南溪一战的段子正在编,尽管这一战不是严三娘亲自指挥,可从吴崖到基层士兵,都想把功劳归在她身上,这样他们自己才觉得脸上更有光彩。眼见来接严三娘的是广东无人不知的活菩萨盘大姑,乘坐的马车也是特制型号,本是传言的消息,在众人心中也成为定论。望着车影,众人都带着丝兴奋地低语议论,萧胜展起欣慰的笑容,他可是有望当叔叔了。回到广州已是二月二十,半是忐忑半是惶急地进到天王府后院,在书房里见到分别两个来月的李肆,严三娘骤然落泪。从侧面看去,李肆瘦了,瘦得厉害,眉宇间meng着一层明显的憔悴之气,他正端坐书案,奋笔疾书,手旁还堆满了公文籍档。没注意到脚步声,反倒是低低的chou泣牵动了李肆的注意力,转头看去,他的三娘正俏生生倚在men边,双目含泪地看着他。“哟,大将军回朝了啊……”李肆眉头舒展开,微笑着起身招手,严三娘两步冲入他怀里,感受着再熟悉不过的伊人气息,李肆却是哎哟一声:“别跳别跑你现在可是一人两命呢”严三娘噗哧笑了,果然如盘金铃所说,这家伙可比自己还紧张。当然紧张了,努力两辈子才得来的希望,李肆都恨不得现在就把三娘绑到chuang上去保胎。也不管光天化日,不理会这里是书房,李肆霸道地把手探入严三娘的小衣,抚着她依旧平坦紧实的小腹,想确认那个还只能叫“胚胎”的小生命的存在。“金铃姐推算说可能是男的……”见着李肆脸上的忧愁不翼而飞,严三娘舍不得给他泼冷水,提醒他这肚子怎么也得三四个月后才有明显变化,甚至她都希望这时间赶紧过去,着个大肚子,能时时缓解他的心绪。“男nv都一样……”轮到李肆安慰她了,就医学而言,盘金铃还得算他的半个徒弟呢,那点道行他可清楚,多半是故意哄严三娘的。两人紧紧相拥,不知过了多时,李肆才捏住了严三娘的鼻头,认真地说:“从今天开始,禁足不止为你肚子里的小家伙,还为的是啥,你自己清楚”严三娘学着关蒄嘟嘴,然后就被李肆紧紧wen住,chun舌相激ao间,三娘的自责、道歉、关切满满传递给李肆,得来李肆满足和怜惜的低喟。“有得你在身边,这一仗我绝对能赢得俐落”chun分之后,见三娘眉宇间又游上忧虑,李肆自信地笑了。严三娘在外领军两月,他在广州也跟粤商总会打了快个月的仗。期间种种挫折难以言表,情绪最低沉的时候,还chou了龙高山的军鞭,只为这家伙竭力阻止他“微服si访”,他不过是心情郁闷,想就带着两三个贴身shi卫去闹市区逛逛而已。这两个月是他四五年来最难熬的时期,比一年前对阵胤禛还要艰辛。无数次他都想放弃了,干脆如何如何的念头就在脑子里翻腾,却还是被他生生压了下来,就靠着他那个信念:毒树结不了善果,他的目标不止是要推翻满清。他缺钱,很缺,从没有这样缺过。地方府县的政fuhua费,在他推动的政务变革方案之下,已经不成问题,养官的银子大致有了着落。虽然官府下乡的架子很大,但也是随着财政调整一步步施行的,县乡公局拉扯起来后,官府才会落到基层,收支都是同步进行。愁的是养军的银子,加上筹备中的陆军第四军,今年他的野战陆军会增到接近两万五千人,薪饷军械各类常时开支加起来,一月就得接近三十万两,再加上战争开销和海军的军费,以及由绿营汛塘转化来的内卫预备兵体系,军费一项,他的年开销超过四百万两他所立之英华新国,当然还不能只是养官和养军,公共事业也需要投入,草创之初,还说不上搞什么大工程,至少教育、医疗和一些基础公共设施,比如港口和道路,必须得有所投入。此外天王府行使中央政fu职能,hua销也是不菲,这部分算上,李肆的中央预算为五百万两,这还是紧之又紧的状况。如果算上全给地方的地丁银,以及基层政fu全搭起来后的满额运转费用,李肆这英华一国,每年要在广东“聚敛”至少八百万两银子。这就是强军和政务变革要付出的成本,而其中一般民众要负担的,就是地方政fu要筹措的三百万两,剩下五百万两,得靠李肆自己想办法。粤商总会是李肆的希望,在过去一年里,正式的会费加上义捐,粤商总会给他的支持是二百万两银子。年头翻过,李肆掌握广东全省,还占了广西小半,他也希望粤商总会的贡献能翻倍,达到四百万两。四百万两初听惊人,可分摊在粤商总会近千大商户身上,就算不了什么了。拜李肆以工商起家,外加三江票行的拓展所赐,广东一省的工商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毫无遮掩,也使得他能将往日在清廷治下深藏不露的众多巨豪挖出来。剩下的一百万两,由他自己的产业来弥补。以前大批用于应对清廷官府的人员浮出水面,进入到英华政fu体系后,以青田公司为纽带所牵起的产业群已经进入盈利阶段,三江票行、三江投资、佛山钢铁、东莞机械等主力产业就能带来至少五十万两银子的纯利,而玻璃、水泥以及“黄埔开发公司”的盈利也能有所指望,自家产业一百万两盈利可以期待,但要全用在国务上,却是有些苦了和他分股的相关股东。和他相关的股东可以说服,可以劝抚,毕竟都是跟着他起事的核心骨干,已经在英华一朝中享得了利益,将自家产业的盈余用来投资这桩长期事业,也没什么怨言。可粤商总会,却有了自己的声音。这一个多月来,让李肆头疼的问题有两个,总结而言,都不是银子数目的问题。四百万两这数目,确实不算什么,可粤商总会却有了两层要求,这是它们投资李肆,投资新朝的最初动机,李肆不得不认真审视。第一层要求,就是公平,李肆在蛰伏期间,是按定额会费摊派到粤商总会会员身上,虽然这定额按照财力状况和所处行业等指标划分了等级,力求做到公平,但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商税目。李肆立国后,粤商总会里就有人出声,要求将会费转变为正式的一国工商税。这要求很合理,以前的会费,那是不管经营状况的固定数额,而依照公平原则,历来都是做多大生意,就纳多少银子。历代朝廷都做不到实质公平,但形式上要做到公平,否则也不至于开列繁杂的税则。李肆以工商立国,就算大家还指望不上实质公平,可你也不能开历史倒车,连形式公平都做不到吧。这个合理要求李肆接受了,他也一直在下功夫。中书厅之下,由之前青田工商商关部发展而来的工商署就是干这事的,重新清理之前的工商税课,力求将粤商总会的保护费模式转变为正式的一国工商税务体系。但怎么变,都是奔着底限四百万两的工商税去的。这四百万两工商税,是将以前清廷表面上收的工商税,以及商人们的灰se负担融在了一起,对比之下,英华新朝治下的工商,似乎要比清廷治下负担沉重好几倍。粤商总会的成员们知道这根底,也正是由这根底,他们心中那股“英华新国就是我们的国”的意念特别强烈,为此他们向李肆伸手,要权利。这就是第二层要求,李肆也能理解,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这种事即便在清廷也很难存在,只是清廷给的是默许的灰se之权,而英华是要将义务和权利都摆在明处。为此李肆准备好了若干权利,这些权利也是引导工商走向繁荣大发展的基础。比如免去一切境内关卡,开放之前诸多清廷管制的产业,分行业组团协商税则细目,如地方公局一般,让粤商总会逐步转向公局xing质。可让李肆始料不及的是,粤商总会要的权利,跟他给的权利几乎南辕北辙……他们要什么?专营、垄断、定区定业管制,直白说,李肆是黑帮大佬,他们要做一街头目。这不仅是资本对权力的极端索取,也是清廷乃至华夏历代王朝把控工商的传统,已经根深蒂固了,李肆不得不感叹,自己对商人的政治觉悟,真是低估得太多。他们对自己需要什么权利才最有利,可是再清楚不过。很简单嘛,以权控商,利益才能最大化,就如历代朝廷一样。粤商总会的要求,那就是将清廷的皇商模式搬过来,他们要成拥有专营权,具备垄断地位的英华官商。李肆给他们的权利,是一条通往开放和竞争的大道,他们不要,因为他们不喜欢开放和竞争,虽然那确实意味着做大蛋糕,可最终能不能落到自己身上,存疑。在这样一条大道上,必须得靠自己下力气打拼,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最合乎他们利益的,就是封闭、垄断,即便那是一条衰落之路。数字都还是其次,李肆和粤商总会存在着方向上的根本分歧。其中最为明显的实例,就是李肆要取消盐业专卖,原本在粤商总会里出力很多的广东盐商反应很激烈,宣称若是施行此策,他们宁可弃业舍家,也再不呆在英华新朝。眼见粤商总会对李肆透出来的风很是不满,安金枝身而出,也表达了反对之意,从而将“反李凤chao”归在了他的掌握范围内,不至于闹到决裂的地步。但出于维持他这种地位的需要,同时也是他自己的心声,安金枝也跟李肆爆发了口角,翁婿双方都很难说服对方,情况很是不乐观。盐业就成了双方争论的焦点,都想以此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粤商总会想的不仅是保持专卖,还要扩展专卖,从而把自己纳入到官商体系。而李肆和天王府的工商署,目标则是减少专卖,消除官商体系,为工商大发展铺平道路。“华夏历代,盐业都是专卖,其中不止是为获利,众多缺盐地区,没有官府筹措转运,很难吃到盐,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啊。”安金枝这话也有一定道理,华夏历代,在粮食、布匹、盐、糖和铁等领域的专卖传统,历来都包含着双重目的。一是收税,二则是实现社会管控,毕竟华夏区域太大,各地差异明显,没有中央政fu的管控,这些基础生活品任由商人cao纵,会引发不可收拾的动露an。前明西北地区之露an,就在于这些管控措施没有到位。而这样的思路,甚至还延续到了三百年之后。李肆自然清楚这一点,他所立之国,更是要强化社会管控。但英华新朝的管控,跟过去历代王朝的管控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不是以专卖和管制这样的方向入手。历代王朝在工商一事上的管控,核心思路就跟对地方农事一样,采取的也是类似田赋人头税这样的cao作原则。在生产环节,将产业主当作农民,从中挑选“殷实户”,以其类同地方乡绅,连保编户。在流通环节,用“引”等类似许可权的手段来收税。盐有盐引,茶有茶引,以引控流,为此就得设大量的关卡来稽查管制。在金融和贸易领域,又设立行商,将所有的责任风险都压到民间,政fu只坐收利益。而总体的管控思路,也跟管治地方的思路如出一辙,例如满清,以层层向下的皇商、官商来统治工商天下,用专营和垄断来维持一种静态的工商社会。后世有所谓某某资本主义萌芽的说法,在儒法社会,中央政fu控制越严越细,就越无产生资本主义的可能,所以只能以暧昧的“萌芽”来糊墙。在盐业一事上,李肆是有si心的,每个人都有若干情结,在某些事情上即便有理xing认知,却还是要感情用事。关于盐,李肆就是这般si心,不要专卖为什么?不解释……李肆和粤商总会的争执焦点具体着落到盐业上,而李肆又动了情绪,犯倔不让,粤商总会更是视盐业为自己一整套主张的阵地,其他行业的商人们都纷纷声援盐商,双方自然是相争不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官人官色》【段子园】《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回到过去做财阀》《任务又失败了》《好莱坞的亿万富豪》《天命在我》《我有一枚命运魔骰》《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大家读【dajiadu.org】第一时间更新《草清》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两界:我早晚成仙帝

水一更
一朝重生到仙魔林立世界。在这个世界,普通人难以打破壁垒,一生将如牛马一般苟活。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出了意外。陈澈还能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
其他 连载 33万字
朕能走到对岸吗

朕能走到对岸吗

爱吃麻辣猪蹄
这世上从不缺骗子。有人假冒富商,有人假冒才子,有人假冒乞丐。却鲜有人假冒天子。许昌有个曹操迎回的汉献帝,冀州同样有个和汉献帝长得一模一样的刘协。袁绍昭告天下,他冀州的天子是真的,许昌的天子是曹操找人冒充的。一开始,刘协答应假冒那和他同名同姓同模样的天子,只是为了在这乱世混口吃的。后来渐渐掏空了袁绍的大本营之后,他觉得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不应该只为了一口吃的。官渡之战前夕,刘协端坐冀州皇位之上,俯视下
其他 连载 134万字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七零军婚,炮灰女带着空间嫁男配

平陆三江
++++林筱若自幼被遗弃在孤儿院,唯一的信物是认亲信物玉佩沾到她的血后开启了农场空间,做为农场空间氪金且唯一的玩家的林筱若,因为一次意外穿回了自己前世。两世记忆的融合,让林筱若意识到前世的自己居然是一本军婚对照文里面的觊觎男主的男配妻子!林筱若自认自己不是书中那个无脑女配,她只想找出前世杀死自己的凶手,找到被陷害下放到不知道哪里的家人,搭上改革开放的步伐,成为妥妥的富一代!后来,林筱若才发现,那一
其他 连载 136万字
仙逆

仙逆

耳根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请看耳根作品《仙逆》
其他 全本 999万字
无限旅游团

无限旅游团

燕孤鸿
【死亡撒哈拉已完结可宰,每晚十一点左右更新,请假会挂请假条】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卫洵被卷入一场惊悚灵异的旅行中。在这里,他惊喜发现,自己不光能够延长生命,还可以感受到最喜欢的疼痛!对此,无痛症患者卫洵表示——非、常、满、意!**【旅客们好!欢迎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我将向大家分发湘西赶尸体验券,请一定保管好,不要损毁】神秘导游的声音缓缓在列车中响起,掌控着每一名旅客的生死——
其他 连载 910万字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我在山中立地成仙

孤独枫
“人山为仙,我在山中,所以我成了仙!”——————————————————顾元清亲王府庶子,本想背靠大树,躺平做个富家翁,谁想成人分封开府之宴,顾王世孙误将皇室公主掠来作为贺礼……被囚禁深山,好在有系统开启,得天赋、悟性加持,步入长生之路。四年后,大乾皇帝带来一幼童:“待我殡天,他为大乾天子。”二十年后,身穿龙袍的青年来到山中:“父亲,乾坤已定,你可以下山了……”五百年后,大乾子民指着仙气缭绕,耸
其他 连载 1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