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静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酉时三刻。
除了南街几家还在营业的酒馆,挂着烛火微弱的灯笼在寒风中摇曳,其余商家店铺一早就歇了店,东三街和北三街的住户商铺拉起门,门里灯火通明,都在紧赶慢赶地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官府下了官文,从明日起,北街的早市,东街的夜市,都要重新开张了,因为战事沉寂了许久的大梁西北平城,终要恢复往日的热闹。
城郊绕过两个名为太夫和少阳的山丘,有一处破损了的土地庙,在太平日子里香火本就不旺,因为地处偏远,城北又一处观音庙,离老百姓居所近,而且听说几十年前,还真有人见过菩萨真身,在那之后,老忠勇侯率军大获全胜,所以平城的百姓渐渐就只去那座观音庙上香祈福了。
寒风卷起几片耷拉在地上了无声息的楮钱,不知道是谁前些日子过来给亡故的人上的坟,吱呀一声门响,像是垂垂老矣的老翁发出的最后的哀鸣,白花花的纸钱被吹进庙里。
四处透风,破落的土地庙正中央摆着一方小桌,桌上摇摇晃晃点着一根即将燃尽的蜡烛,看着仙风道骨的中年男人身披一件墨绿色的狐皮大氅,手上抱着暖炉,微眯着眼睛,静静地听着身后立着的几个青年的汇报。
“哼,韶家那小子到底是年轻,他以为,我们派去的只是玄甲军中被他揪出的两人吗,这世上人呐,都是半人半鬼,凑到跟前,谁又看得清谁呢?”
他抬头,一双狐狸似邪魅的眼睛与通身不染尘俗的气质截然不服,他望向光影暗处,庙中唯一的一尊菩萨——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笑得一脸慈祥的土地神,薄唇轻启:
“你说,你和城北的那位,究竟谁是神,谁是鬼?”
阴风阵阵,吹得本就破旧惨败的门窗嘎嘎作响,仿佛是那位阴影处看不清五官的“菩萨”在低声作答。
男人笑了笑,起身,腰间垂下一块高古白玉牡丹配,上以金丝刻字,为——狄。
彼时的大将军府,一如往昔的热闹,落雪院正厅支起一张大桌,整座府上的丫鬟小厮似乎都挤到了这座不算大的院子里,人多却也不混乱,各司其职地收拾桌椅碗筷,自告奋勇地帮着厨房中送饭的丫鬟卸菜布菜,只因为三夫人秦芳芷在厨房里指点江山时放了话:
除了她和将军,今儿个做的吃食,府上人人有份,西厢房给丫鬟小厮们用屏风隔了单开了两桌,伺候完他们之后,可自去吃席。
这可是天大的赏赐,平时,能站在屋檐下得主子们的一份赏便已叫他们欢天喜地了,何时敢想过上桌吃饭,还是在夫人自己落雪院的西厢房里单开的桌子,单就这份恩典,往后拿出去吹个十年八年也不为过。
秦芳芷穿越过来至今,虽然过得云里雾里,但掰着指头数,少说也有大半月,但今天却是最开心的一天:他娘的——我终于实现暂时的酱油自由了!妈妈!想哭!
令月领着二等丫鬟进来布菜,看着自家主子从做完饭起,就跟着了魔似的,怀中紧紧抱着豆酱清瓶子,茱萸瓶子还有蜂蜜瓶子,如同刚生产的妇人抱着出世的孩子,含在嘴里都怕化了。
尤其主子她……将东西抱得紧紧的也就罢了,嘴中还念念有词,说什么“谢你十八代祖宗,祝你以后吃泡面永远有调料包”之类的,也不知是在说谁。
她早就见怪不怪了,主子自从昏迷醒来后,精神状态就一直如此,看着疯癫,倒也稳定。
桌上共摆了五大盘吃食,看着奢侈些,其实也都是寻常食材,却在夫人“鬼斧神工般”的厨艺下,焕发了新生。
一大碗细长筋道,厚薄均匀的面条,旁边再搁上一碗同样大小的猪肉红油臊子,臊子制作相当讲究,将肉丁切得薄而均匀,放菜籽油煸炒至透明,加入刚送来的茱萸,并上姜,桂皮八角一起翻炒。
正宗臊子面的配菜讲究五色,一把木耳黑白分明,摊得薄如蝉翼的蛋皮切丝,象征着富贵吉祥,刨上红萝卜丝儿寓意红红火火,再撒上一把蒜苗,冬日里这道菜也有了生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