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又获得了一条关于赵文思身世的线索,元晗引和江欲雪当机立断,第二日一早便去了资州县衙。
他们现在只知道赵文思已经离开了春日宿,仍然摸不清他的下一步行踪,只得先顺着另外一条线索追查。可是他们也不便立即出发去蔺州,毕竟李安平坠井之事还没有解决。若是此刻出城离开,想必李旭游一定会怀疑他们是查不出真凶才“逃跑”。
思索考虑再三,他们还是决定先留在资州,去县衙看看能不能找到户口迁移的相关记录。至少赤樱还在春日宿,那么赵文思也不大可能彻底抛弃她,以后也不再回资州城。就连昨夜的那首琴曲,他们也有充分的理由怀疑授意人正是赵文思。
如此想来,他们似乎早该去资州县衙拜访了。毕竟李旭游的怀疑对象也是县令之子李昇。
虽然李旭游也向县衙报过案,但是或许是因为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所以此事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他们到达县衙的时候,不过刚到上班时间,李县令也才来一会儿。听了门口侍卫的禀告,迈着不利索的步子尽他所能地快速走到了屋外,对着他们行礼问安。
元晗引也注意到了李县令的一条腿似乎有些不便利,他淡淡道:“李县令请起,先进屋吧。我们今日前来,其实是有一事要麻烦你。”
进屋坐好之后,元晗引才继续说:“我们想查看一下资州的人口登记簿,不知可否方便?”
李县令答道:“方便的,方便的。下官这就命人去取来。只是本县人口众多,若是一个一个地细细来查,恐怕是会花费不少时间。不知王爷要找的人有没有什么特征?若是知晓姓或是住址,就可以根据分类先初筛一遍,再呈给王爷和姑娘查看,想来还是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元晗引说道:“我们想找黄姓和付姓的人,只是具体住址我们也不清楚。”
李县令抚着下巴,点点头,说道:“这也可以,下官这就差人去将户口登记簿拿来,还请王爷和姑娘稍等片刻。”
元晗引拱手,道:“那便多谢了。若是县令还有公务要处理,尽管前去便是,我们在这里坐着等一会儿就是了,不用管我们的。”
“好,那下官便先退下了,若是王爷和姑娘还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门外的衙役便是。下官告辞。”李县令也没有犹豫,立刻赞同了元晗引的提议,规矩地退了出去。
拿到户口登记簿后,元晗引将其中姓黄的一垒递给了江欲雪,自己则拿着付姓的记录册查看。
房间中一时间只剩下翻动书册发出的沙沙声,日出三竿,两人终于结束了搜寻。
江欲雪分享着她的发现:“这记录册中确实有一个叫做黄樱的女子,七年前迁入资州,原籍正是蔺州,这与朱老板的说辞没有不同。只是除了这些我们已知的信息,也没有更加详尽的记录了。倒是我无意中发现了另外一件趣事。”
元晗引笑眯眯地回应道:“是什么事情呢?”
江欲雪继续说:“你还记得黄运来吧?我看见了他们一家的记录,才发现他们并不是最近这一两年内搬来资州的,而是早在七年前就将户口迁到了资州。只不过他们在前年年底搬了家,想来也是因此,才将黄运来去熊礼的私塾念书。”
七年前,又是这个时间,还有着相同的姓氏。若说只是巧合,那未免有些太巧了。
元晗引追问道:“这上面没有记载黄家的迁出地吗?”
江欲雪摇了摇头,道:“没有,只说了也是蜀地人士,具体是哪儿的没有记载。”
元晗引点点头,接着说:“好,我翻了这一册付姓人士的记录,每一家每一户的记录都没什么奇怪的地方。只是有一家已经销户的人家,却让我很是在意。”
说着,元晗引将记录找出来,指给江欲雪查看。
这户付姓的人家是资州本地人士,家中共有四人,分别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儿一女,儿子叫做付武略,女儿叫做付文思。这对夫妻相继在十年前离世,付文思也在三年后离世,付武略则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资州。因此,这户人家在七年前彻底销了户。
“付文思?赵文思不是个男子吗?所以赵文思本来是叫做付武略吗?”江欲雪看着这几行记录,疑惑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家读【dajiadu.org】第一时间更新《怀君属秋夜》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