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dajiadu.org】第一时间更新《大人,种田吧》最新章节。
一连三天,银铃都窝在衙门里,盯着元家可有人前去报案。却是只除了巴东往元家跑了两趟,再什么动静都没有人了。
倒是宫里的太监开始催着要去邹记布庄巡查了,她只得连夜赶上山去接人。嘱咐长京将监工太监等人招待好,莫要漏了怯。
他却是不安问道:“陈家织厂只有五百架织机,那些太监去了如何圆谎?三千架织机,不下数千名织工,一夜之间上哪儿找去?若是暴露了,岂不是欺君之罪,姑娘如何自保?”
“这你自不用担心,只管做好二公子的事,陪几位公公吃好喝好。织机和织工的事,田嫂还有黄嫂嫂已经安排好了,只管领他们去瞧便是。”
银铃打包票,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
次日长京去带宫里的公公去到许昌镇,进到挂着邹记二字的大织坊时。里面整齐排列着数百架崭新的织机,漆过桐油崭新油亮。一齐运作起来,纺织声震天。说话即是扯着嗓子也听不清,几个太监走了三间织坊后,便就跟着长京出来了。
又是细问了一番才离去,他回来往织坊中一处一处细细查看。隐在织机前的黄嫂站起来,拉着他去了隐秘处,解释道:
“这都是乾州里还有周边各村子里借来的织机,这些人还是临时过来的。银铃姑娘也叫我同公子说,今年应朝廷的军需自不用担心。地里的棉花一收上来,就马上拉到织坊里来。咱们这些人,个个都是纺织的好手,不比正经的织工差。保管皆是能够保质保量的交上去,公子放心。”
细看后面的织机明显与陈家的不一样,他恍然明白过来,银铃暗中已经安排了所有事项。说的是空城计,却实则不空。
她没有三千架织机的邹记,却有上万架的民用织机。叫田嫂和黄嫂前去动员,轻松就借来织机和人,将门面充体体面面,稳稳当当的。
“原来如此,银铃姑娘果然好心思。”
长京感慨道,知晓此举成事,她在乾州站稳脚跟,以官府的名义让百姓参与织造,官府只需直接去农户家中收匹便是。左右不过衙门里费些力气,派人下去督督工,她连织坊也不用建造,就能完成朝廷的差使。
而周围的几人包含他自己在内,石雷、邹远、杨竖、黄嫂,皆受过她的恩惠,自然愿意帮着她共图大事。
织造,元家没再闹出什么事来,便就顺利落在了邹记。明面上邹家二公子经营,实际上背后之人是银铃。
此事尘埃落地,巴东消失了一夜,跟着杨竖也消失了。耐心等待了两日,便以县官失踪,奏请暂代县官之职,主持乾州事务。
她没学过写奏折,何玉自告奋勇帮忙代写。一个白日只会打打杀杀的人,却是写除了一手漂亮的馆阁体,惊艳银铃。
“未曾想何大哥还写得那么一手好字。”
“以前曾想要过读书考科举入仕,遂学过些。不是很精通,叫你看笑话了。”
“谁说的,你写的很好啊。这应该是练了好几年了吧,既然如此,后来为什么不考了呢?”
“大人说我不合适,所以就没有再考,改作习武了。只是武状元也没考上,到头来一事无成。”
他分外伤感,放下笔。将奏疏整理好,双手递给她,提醒道:
“将奏疏交给时安老先生便可,你现在无权无势,走正常流程,奏疏一年也送不到京城去。还有就是.....”
又顿了一下,拿不定主意,犹豫了几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