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紫衣女子说:“我听说想要读书,首先得识字;想要识字,就一定要先辨明字音。要是不能把字音分辨清楚,全都模棱两可,那又怎么能区分字词的含义呢?由此可见,字音这方面,是读书人绝对不能忽视的。先生学问渊博,所以把它当作无关紧要的小事,可对于我们这些晚辈后学来说,这可是必不可少的。我拿这些小事来打扰先生,真是让您见笑了。就拿音韵来说,我又一直听说,想要知晓音韵,就必须先明白反切;要明白反切,又必须先辨别字母。要是不辨别字母,就没办法知道反切;不知道反切,就没办法知晓音韵;不知道音韵,就没办法识字。这么看来,反切音韵这门学问,也是读书人不可或缺的。但古人曾说:往往学士大夫一谈到反切,就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都把它看作是失传的绝学。要是按照这种说法,大概反切的含义已经失传很久了,所以自古以来,韵书虽然很多,却没有适合初学者的好版本。我一直对这门学问潜心钻研,略微知道一点,但其中的含义实在是精妙入微,我还没能完全探究到它的奥秘。先生天资聪慧,肯定能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请问应该如何学习,才能精通这门学问呢?还请先生多多指教。”多九公说:“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留意过这方面的学问,无奈没有得到真传,没办法十分精通。才女刚才说学士大夫谈及反切都无话可说,更何况我们只是略知皮毛,哪敢胡乱谈论,让您见笑呢?”紫衣女子看着红衣女子,轻轻笑着说:“要是就这件事来说,这难道不是‘吴郡大老倚闾满盈’(指外行人不懂装懂)么?”红衣女子点了点头,笑了一下。唐敖听了,完全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

多九公说:“刚才因为才女谈论反切音韵,我突然想起《毛诗》里的句子总是押韵的。比如‘爰居爰处’,为什么下一句却是‘爰丧其马’,最后一句又是‘于林之下’呢?‘处’和‘马’‘下’这两个字,读音难道不一样吗?难道这里有假借的用法吗?”紫衣女子说:“古人把‘马’读作‘姥’,把‘下’读作‘虎’,和‘处’字的读音本来就属于同一类,怎么会不同呢?就像‘吉日庚午,既差我马’,这不就是把‘马’读作‘姥’吗?‘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不就是把‘下’读作‘虎’吗?韵书是从晋朝开始有的,秦汉以前并没有韵书。像‘下’字读‘虎’,‘马’字读‘姥’,古人的口音原本就是这样,并不是另有假借。就像‘风’字,在《毛诗》里读作‘分’字,‘服’字读作‘迫’字,总共有十多处都是这样。要是说是假借,也不该处处都是假借,却把本音放在一边不管,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就像《汉书》《晋书》里记载的童谣,大多都有押韵的句子。既然叫做童谣,那自然都是街上小孩子随口唱的歌谣。要是说小孩子唱歌也会用假借,肯定不会有这种事。这些读音本来就是自然形成的,由此可想而知。但每次读起来,这些读音总是和《毛诗》里的相同,却和现在的读音不同。就算偶尔有一两个和现在读音相同的,也只有在《晋书》里。因为晋朝距离古代已经很远了,和汉朝不一样,所以晋朝的读音和现在比较接近。读音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多九公说:“按照才女所说,各个字音在古今是不同的,我心里还是觉得疑惑,必须得才女把古人找来,我和他聊聊,听听他到底是什么口音,才能放心。要是不这样,你这番高见,就只能等将来遇到古人的时候,才女再和他谈了。”

紫衣女子说:“先生所说的‘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这四句,读音虽然分辨清楚了,可不知道它的意思该怎么解释呢?”多九公说:“按照《毛传》《郑笺》《孔疏》的意思,大概是说军士们自己说,我们这些人从军,有的死了,有的病了,还有的弄丢了自己的马。我们在哪里居住呢?在哪里停留呢?在哪里弄丢了马呢?要是我的家人日后找我,要到哪里去找呢?应该是在山林之下。就是这个意思。才女有什么高见呢?”紫衣女子说:“先儒虽然是这样解释的,但依我愚见,上文说‘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军士们因为不能回家,所以心里很忧郁。至于‘爰居爰处’这四句,仔细分析经文,倒像是承接上文不能回家的意思,又进一步描述他们忧郁不安、精神恍惚的状态。意思是说,他们偶尔在居住的地方,突然弄丢了自己的马,以为马肯定找不到了,于是到处寻找,没想到马还在树林下面。这都是因为军士们忧郁不安、精神恍惚,所以明明马就在眼前,却误以为弄丢了找不到,就像心不在焉,看见了也像没看见一样。这样解释,似乎和经文的意思更接近一些。还请先生指教。”多九公说:“凡是解读诗歌,总要不因为文采而损害词句的含义,不因为词句而损害作者的情志,这样才能体会到诗人的本意。就拿这首诗来说,前人的注解多么明白,多么贴切。现在才女突然提出这种观点,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自作聪明,简直就是愚昧而又刚愎自用。”

紫衣女子说:“先生责备得对,我也不敢辩解。刚才我又想起《论语》里有一段内容,因为对前人的注解感到十分疑惑,想要说说自己的看法向您请教,又怕先生又要责备我,所以不敢乱说,只好等将来再向高明的人请教了。”唐敖说:“刚才我朋友言语失当,还请不要介意。才女要是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呢?《论语》又是常见的书籍,或许大家可以一起探讨。”紫衣女子说:“我要请教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就是‘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这句话,不知道该怎么理解?”多九公笑着说:“古往今来各家的注解,都说颜渊死了,颜路因为家里贫穷,没钱置办外棺,就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用来买外棺。都是这么说的。才女有什么见解呢?”紫衣女子说:“先儒虽然是这样解释的,先生您可有其他的高见呢?”多九公说:“依我的看法,也不过如此,哪敢自作聪明,胡乱发表议论呢?”紫衣女子说:“可惜我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遗憾的是没有考证确切,原本想向您请教,以解开这个疑惑,没想到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那就不必再谈了。”

唐敖说:“才女虽然没有考证得十分详细,为什么不大概说说你的想法呢?”紫衣女子说:“我一直对这本书的前后主旨仔细地研究分析,觉得颜路请求用孔子的车来做外棺,其中似乎有别的意思。要是说因为贫穷买不起外棺,自然应该请求孔子资助,为什么要指名一定要孔子卖车呢?难道他就断定孔子家里,除了车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卖了吗?就好比现在的人求人资助,自然有求助的话,哪有指名要别人卖东西来资助自己的道理呢?这是世俗中平庸愚昧的人都不会说的话,更何况是圣门中的贤者呢!等到孔子回答他的话,说当年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而自己不愿意卖掉车徒步行走来为他置办椁。要是按照上文的注解,又是卖车买椁的意思。为什么当年孔鲤死的时候,孔子一心要卖的是这辆车,如今颜回死的时候,颜路想要卖的,还是这辆车呢?况且外棺又不是稀世珍宝,就算价格昂贵,也不过是棺材价格的两倍。颜路既然能置办棺材,难道还难以置办外棺吗?而且下一章又有孔子的弟子厚葬颜回的说法,为什么不用厚葬的钱来买外棺,却一定要强行要求孔子卖车呢?这是什么意思呢?要是按照‘以为之椁’中的这个‘为’字来说,倒像是用车子的木材,要制作成外棺的意思,其中并没有买卖的意思,要是把‘为’字理解成‘买’,似乎不太合适。但当年死者一定要用大夫的车来做外棺,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我查阅了各种书籍,都没有找到说法。既然没有说法,那就是无稽之谈,只好先存疑,等待有才能的人来解答。只是这个千古疑团,不能向先生请教并立刻解开,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破云

破云

淮上
现代都市刑侦悬疑,狗血HE城市天空,诡云奔涌三年前恭州市的缉毒行动中,因总指挥江停判断失误,现场发生连环爆炸,禁毒支队伤亡惨重。三年后,本应早已因过殉职并尸骨无存的江停,竟奇迹般从植物人状态下醒来了。英魂不得安息,他必须从地狱重返人间,倾其所有来还原血腥离奇的真相。现代都市刑侦,英俊潇洒十项全能进可百米狙人头退可徒手拆炸|弹没事就爱装个逼的攻&因为反正随时准备完蛋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很淡定的受正常
其他 连载 138万字
仙逆

仙逆

耳根
顺为凡,逆则仙,只在心中一念间……请看耳根作品《仙逆》
其他 全本 999万字
泼刀行

泼刀行

张老西
国术、民俗、志怪、禁忌、朝堂、江湖、宗师、斗法、过阴、出马、请神、傩戏、密教、长生…江湖路,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玄门中,民俗怪谈,千奇百怪。这是个喧嚣的时代,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李衍横刀而行,终将诸邪辟易,百无禁忌!
其他 连载 169万字
天启预报

天启预报

风月
“我想要挨一顿毒打……”——灾厄之剑、旧世界守墓人、调律师、最后的天国捍卫者、二十四个毁灭因素之一、淮海路小佩奇、深渊烈日、最终的地狱之王:槐诗。.某一天,穷困潦倒的槐诗忽然发现自己捡来的金手指终于能用了……只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为了赚钱和苟命,他一不小心踏入了这个危险世界。现境之外的边境,日常之后的异常。天文会,绿日、黄金黎明、存世余孽与诸界天敌……究竟是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那么,
其他 连载 1012万字
无限旅游团

无限旅游团

燕孤鸿
【死亡撒哈拉已完结可宰,每晚十一点左右更新,请假会挂请假条】生命即将终结之际,卫洵被卷入一场惊悚灵异的旅行中。在这里,他惊喜发现,自己不光能够延长生命,还可以感受到最喜欢的疼痛!对此,无痛症患者卫洵表示——非、常、满、意!**【旅客们好!欢迎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我将向大家分发湘西赶尸体验券,请一定保管好,不要损毁】神秘导游的声音缓缓在列车中响起,掌控着每一名旅客的生死——
其他 连载 910万字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任我笑
身为家丁的顾安年幼时意外打碎一坛灵花,在他惶恐不安时发现自己竟然夺取了十二年寿命!一条长生路就此在顾安眼前铺开!为了安稳修仙,顾安选择成为太玄门的杂役弟子,每日种植药草,以夺取药草的寿命进行修炼。通过寿命演化,他的基础功法不断演化,从基础法门推演成通天神通!纪元更替,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人间渐渐有了仙人的传说。被称为仙人的顾安耗费一半寿命,助修为跨越仙道极限,证得圣人之境,凌驾于天道之上。然而
其他 连载 2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