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眉鼠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走出延福宫的赵孝骞,步履很缓慢,一边走一边凝神思索。
有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男人真正的成长,是必须要经历剧痛之后的。
赵煦便是如此。
历史上的赵煦算是明君,史书对他的评价颇高,如果不是那么短命的话,如果不是把江山给了赵佶,北宋兴许不会灭亡。
后人对“明君”的概念,或许有些片面。
所谓的明君,不是时刻表现宽宏仁义,那不过是被儒家洗脑的庸君,甚至是昏君。
明君的定义是,他永远有识人用人之明,永远懂得在历史关键的节点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从而带领国家朝代走向强盛。
看看,多简单,可偏偏历史上的大部分帝王根本做不到。
所以,明君不是表现一下宽宏仁义就可以的,甚至于,宽宏仁义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往往是一种贬义。
猜忌猜疑,自私贪婪等等,这些帝王的毛病,明君都一样不缺,它并不是评判帝王昏庸或英明的标准。
赵孝骞此刻的心情很复杂。
他欣慰于赵煦这位帝王经历了人生的剧痛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位成熟且英明的帝王,但他也清楚,英明的帝王从今以后,只能是孤家寡人了,他已失去了朋友,兄弟,以及人间的情爱。
像一只戴上金箍的猴子,法力无边,毁天灭地,但也灭情灭欲。
以后,赵孝骞必须换一种方式与赵煦来往了,永远不要在他面前提什么朋友兄弟,只是一位臣子对帝王的敬畏,以及疏远。
出了宫门,赵孝骞长长呼出一口浊气。
每个人都在成长,而成长的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哪怕自己根本不愿意。
宫门外停着楚王府的马车,陈守和禁军们站在马车旁静候。
赵孝骞刚准备上马车回府,一只胳膊却突然勾住了他的脖子,赵孝骞大惊,然而转眼一看,见陈守他们面露笑意,毫无戒备,赵孝骞顿时放了心。
扭头一看,竟是苏轼那张熟透了的老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