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5再铸鼎》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家读dajiadu.org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黑色的影子出现在地平线上,我们以为那就是即墨城了,没想到陈家人笑笑,说那是城西的马鞍山……不得不说,这时代的空气真够干净的,周围的山都能清楚看见。

又走了几百米,才看到真正的即墨城,不得不感叹,真小啊!

我就是即墨人,以前对即墨的认知,是从城东到城西得堵近一个小时,而现在的这个即墨城……边长大约只有四五百米,城墙不过五米多高,实在是小的可怜。

即墨这个名字已有千年历史,至少在战国时代就有此地了。不过当初的即墨城是在后世的平度市一带,历史上多次变迁,隋朝时才迁到现在的地址,此后一直延续到21世纪。现在的即墨城是金朝的时候才重修的,坐落在墨水河两条支流交汇之处,一条自东向西流经城南,一条自北向南流经城西,两条支流在城西南交汇,之后一直向南汇入胶州湾。即墨城边墨水河,似乎即墨之名就是因此而来,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先有即墨这座城,这条河流才被附会称作墨水河。

不过即墨县的经济情况似乎并不太好,一路上,经常可见大面积的荒地,其中甚至有一些是靠近水源的上等地块。城外,墨水河之南,居然有一片贫民窟,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在此挖洞搭棚居住,沿路布满了乞丐。我问了一下,这些人是西南边逃来的流民,胶西那边不愿意收留他们,走到即墨发现这里还算安定,就在此停留寻求一些雇佣的机会。

毕竟是乱世,真的是乱世。

蒙哥汗即位后,虽然还没有大举征发南宋,但是边境冲突时常发生,前线地带很是动荡,导致流民四散,有的去了南边,有的向东北方走,前往山东、河北等相对安定的地方。即墨地处胶东地带,这里向东再无处可逃,所以地方官员往往在敌人打过来之前就痛快投降了,反而在乱世中保存了一点元气,成为逃荒的目的地之一,不得不说真是有点讽刺。

城里面,房子都非常低矮,只有一横一纵两条主街。我们从东门进去,沿街是一些商铺,行人不是很多,再往里就是居民区了,倒是拥挤得很。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应该说比较萧条了,但陈家人自豪地告诉我,这个即墨城可是胶东地区除了几个州城之外最繁华的所在了。当然,胶东的州城还不少,北有著名的登、莱二州,西有蒙统区最大的海港胶州,东边还有一个宁海州,比后世威海市的辖区大一点,不过那边人很少,也不怎么繁荣。

即墨县现在属于胶州治下,知县姓程,名从杰,字辅臣,乳山人,听说和统管胶州的姜万户有亲戚关系,所以得到了这个肥缺。

金朝灭亡之后,原先中央集权式的吏治系统崩溃,科举授官的制度早就不存在了,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层层分封封出来的。蒙古人把地盘分封给世侯,世侯再分封给手下大将,这些大将再任人唯亲式地分封给亲戚和下属,程从杰的知县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陈家和程知县的关系不是很好……至少他们谈到程知县时都是很不屑的态度,具体原因他们不愿意多说,似乎是跟胶州那边有关系,我们也不好多问。不过,能连父母官都不鸟,这陈家的背景似乎不浅啊……

到达即墨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我们去陈宅拜见了陈一成的父母。陈父五十多岁,皮肤很黑,看起来以前也是常年出海的样子,听说我们的来历后,似乎有些兴趣,仔细询问了威夷岛的情况,我好不容易才糊弄过去。陈母见到陈一成之后抱着痛哭起来,之后又是常规的道谢吃饭……酒宴倒是不错,可惜没见到其它陈家人,不知道陈一成有妹妹没有……(此段划去)”

王泊棠坐在油灯下,用珍贵的圆珠笔和记事本记录着今天的见闻,另外两个同事李夏和张小平已经睡下了。即使干了一个多月的活之后他们的体能大大进步,乍然走上三十里土路还是有些吃不消。

王泊棠现在是商业组组长,但他穿越前的职业其实是建筑设计师,为了跟甲方讨价还价练出一副好口才,所以被李如南挖掘出来,人尽其用放进了商业组;

李夏是个会计,这次来主要是掌管账目;

张小平是正牌的采购工程师……没错,他以前在某电子产品厂工作,因为采购业务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所以负责采购的也是正经工科出身的工程师。

他们今晚借住在陈家,准备明天去街上血拼一番,顺便侦察一下即墨的商业环境,后天就回去。

……

第二天。

王泊棠、李夏、张小平三人,还有陈家派来的导游陈安走进一家“书香斋”文具店。老板见阵势不小,笑盈盈地迎上来,为三人介绍各类纸笔文具。

“客官请看,这是南边新到的徽墨,遇水即化,稍研便浓,色泽黑亮,干后有余香,是写字作画上等佳品。”

“你别骗我,写字跟作画能用同一种墨吗?算了,这徽墨多少钱?”王泊棠问。

“呵呵,这位公子看来是行家,承惠,此乃上品,一方340文。”老板回道。

“噫……你还不如去抢!有更便宜的吗?”

“客官说笑了,徽墨虽贵,但这一方能写上万字不止,摊下来可不贵。您可再看看这东平府产的松墨,一方210文,虽不及徽墨顺滑,但仍不失为物美价廉的上品。”

王泊棠皱了皱眉,一万字210文,千字21文,这比网络小说都贵了。东海商社有二百多人要写字,整个即墨城会写字的人怕都没这么多,对墨的需求量太大,这样可消费不起。他摆出一副嫌贵的样子,正在酝酿砍价的情绪。

老板看了他的样子,有些无奈,暗骂穷鬼,从角落里拉出一个小筐,对王泊棠说:“客官,东平墨也不合适的话,我这里就只有本地的石墨了,这倒是便宜,您要的话可以论斤称,一斤50文。这墨太‘重’,得费力研磨,加点灯油才能化开,写起来也不太方便,还容易掉,不过墨色倒是够黑,也没什么味道。”

“等等,”王泊棠还没说话,旁边的张小平却突然挤了过来,拿起筐里的东西仔细看了看,是一些黑色的石头,看着像煤。“你说这是石墨?产地可是莱西?”

“咦,”老板很惊讶,“没想到客官也知道?没错,这就是莱西石墨,产于地下,古已有之,不过写字不太顺手,即使本地人也用得不多。客官可是看中了这石墨?”

张小平所说的莱西指的是后世的莱西市,但老板所理解的莱西是“莱阳西部”,此时的莱西并未从莱阳县中析分出来。

张小平压下激动的表情,说:“没错,你这里还有多少?我全都要!”

这话一出口他就感到后悔,太过豪爽了,于是立刻变了副表情:“不过……呃……在下张小平,还未请教东家尊姓大名?幸会幸会,批发您得给个优惠价吧,二十文一斤如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修改两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温一言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历史 连载 31万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鲇鱼头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历史 连载 266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谷扇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历史 连载 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