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秋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家读dajiad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月前,轰动皇城一时的东宫巫蛊案落下帷幕,太子自请囚于幽宫,与此案有牵扯的官员轻则贬官,重则抄家流放。
一贯繁荣热闹的长安城重归安宁。
乌黑的云散去,天渐渐亮了起来,伴随着沉重的钟鼓声,沉睡的长安城缓缓苏醒,沿街的商户推开屋门,开启新的一天。
昨夜都城下了一场雨,包子铺的店家端着蒸笼出来,迎面吹了一阵冷风,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虽说已经开春,可这天还是冷的,路上的行人都纷纷裹紧衣裳,生怕着凉染上风寒。
守卫的士兵推开皇城大门,一队车马缓缓驶出,最前方是帝王亲卫军,骑着高头大马,一派威风,今日他们奉陛下诏令,护送永昌公主前往大慈寺。
公主仪仗浩荡,叫沿途的百姓忍不住多看几眼,想透过车帘窥见国朝公主的容颜,可惜公主马车四周都有宫婢守候,只能叹息一声,打消了念头。
此次永昌公主前往大慈寺是为国诵经祈福,保佑大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而朝廷上下尤为重视,当今圣上更是派了亲卫军来确保永昌公主的安危。
乾安帝子嗣颇多,皇子公主加起来有十来个,而永昌公主乃帝长女、已仙逝的文德皇后诞育的女儿,传闻她降生时屋外鸟雀齐鸣,干旱许久的都城落下大雨,被奉为“大魏祥瑞”。
其得宠程度不言而喻,饶是陛下有了好几位公主,也动摇不了永昌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前不久,永昌公主的胞弟、大魏太子陷入巫蛊案的风波中,之后囚于幽宫,无召不得出,众人以为永昌公主会受到牵连,毕竟这两位都是文德皇后的儿女,血脉相连。
可万万没想到,乾安帝不仅没有牵连永昌公主,还赏赐了不少奇珍异宝安抚她,这不,连公主前往大慈寺都要细心过问,生怕有人冲撞了她。
马车行至大慈寺时,天已经大亮了,寺院的主持清远师父携领一众弟子早早在此等候。
印有皇室标志的紫檀木马车停下,四周悬挂精致的绣花帐幔,车门前还悬挂着荷花样式的竹编灯笼,宫婢兰窕将脚凳放置好,掀开车帘,一只涂有蔻丹的纤纤玉手伸出,紧接着露出美人儿的面庞。
永昌公主季燕归梳着花髻,穿着朱雀鸳鸯花纹的褙子,搭配宝花纹浅绛纱裙,肩披水绿罗帔子,足登彩纹云头履,宛如九天玄女乘月而来。
在场众人低垂头颅,不敢多看一眼。
清远师父上前,双手合十,开口:“厢房已为公主备好。”
大慈寺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寺院,时常要接待贵客,因而在寺庙的后院有专供世家大族居住的厢房,而这次永昌公主前来,主持岂敢怠慢,吩咐弟子将最好的院落打扫干净,以便公主居住。
季燕归微微点头:“有劳主持了。”
小和尚在前面引路,穿过一道长长的红木走廊,就来到大慈寺的后院。
众人踏入霜雪斋,小和尚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此离去。
永昌公主身边有四个贴身宫婢,分别为兰窕、兰淑、兰宛、兰珠,原还有一位李姓的奶嬷嬷,只是李嬷嬷几日前病了,需等病好全了才能来侍奉公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冷宫皇子,签到登基》《玄鉴仙族》《桃花山刘家修仙传》《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书彤网】【爱阅小说网】《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大道朝天》【小粉书】《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