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塘对面就是青峰村大部分村民的住宅。

还有几户人家散落在下面的沟里。

李英说:“堰塘蓄水,遇到天干,堤坝就要挖开缺口放水,不然沟下面的水田干田的农作物就没法活了。这是堰塘的真正作用,至于什么种藕养鱼只是顺带的。”

从堰塘边那道高高的堤坝走过去,就进了村子。

村子被掩映在翠竹林里,竹林的上空已经有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除了湿湿的泥腥味,还有一股柴火的烟熏味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看到竹林里的那些民居,刘建国才真正体会到了李英说的穷。

大部分的都是泥巴墙茅草屋,只有很少的几户人家盖的是瓦。

而墙也不是砌的砖墙,而是下面箍一圈青石板,上面编的竹篾,糊上黄泥巴,整个一泥巴墙。

窗户要不就是两个黑洞洞,要不就是整个竹框框,然后用白胶纸遮住挡风。

就连李英家也只有三间正屋是盖的瓦,两边的偏房都是茅草屋。

李英说整个青峰村也就王会计家的三间正屋是修的砖瓦房,砖还是去邻村烧的,十里八乡也就邻乡有一座砖瓦窑,王会计发动了全村的劳力去帮忙,从挖泥,和泥,打胚,进窑,烧制等等,全是村里人自己动手,才烧了一窑砖出来,然后又用鸡公车推和竹萝篼挑回来,攒了一包子劲,才修了三间青峰村的样板房出来,平时有上面的领导下来检查工作什么的,除了在村委会就是在王会计家待得最多,王会计家就是整个青峰村的脸面和骄傲。

刘建国:“我看这一路走来,坡上都是黄泥,的确是适合烧砖,你们村为什么不自己修一座窑来烧砖呢,这样既方便自己用又可以卖钱。”

李英:“哎呦喂,刘建国,你能想到的别个还想不到吗?周围的人都是一样的穷人,有几个能买得起砖修得起瓦房呢,烧了也是白烧。”

刘建国:“可以卖给城里呀,城里搞建筑修房需要大量的砖,青峰村有大量的黄泥,不缺原料。”

虽然还是学生,但是有些道理还是懂的。

李英:“是的,青峰村不缺黄泥吧,也不缺劳力,但是缺的是柴火。

你知道烧一座窑要多少柴火?

你看看山上可有柴?”

刘建国看看几乎光秃秃的的山坡,的确,这一路走来,坡上的植被都被砍割得干干净净。

李英:“村里人对坡上的柴草看得紧的很。在坡下看到有人在坡上自己家土地边转悠,立马就会冲上去,看是不是在偷割柴草。

经常有人为你砍了我家山坡地里的一根刺,我割了你家的一把草儿吵架打架。

连茅草根都要挖来当柴烧,竹叶子和笋壳都要扒回去引火,你说烧窑,多费柴的事啊,那不是让全村人都喝西北风吗———没办法烧火煮饭呀。所以说俢窑烧砖就是个劳民伤柴的事,村里人才不得干呢。”

刘建国喃喃道:“如果长期供应城里的话,倒是一笔好买卖,没柴可以烧炭或者煤。”

李英:“刘建国,你这不是废话吗?炭和煤不要钱呀。你这跟何不食肉糜有区别吗?”

刘建国嫩脸一红,他的确没想到这一点,可是总该是有办法的,这么好的一条生财之道,可惜了。

李英:“好了,好了,别说了,前面到家了。”

李英的弟弟李强跑了出来迎接,“姐,建国哥,你们终于回来了,我都等你们老半天了。”

刘建国:“强兄弟,你没淋到大雨吧?”

“没有,建国哥,我跑得快。嘿嘿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家读【dajiadu.org】第一时间更新《青峰村的故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都市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

叁叁伍伍
关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都市 连载 729万字
国民法医

国民法医

志鸟村
尸体:请问你礼貌吗?
都市 连载 463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潮洋1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都市 连载 101万字
重回1980年去享福

重回1980年去享福

二蛇
邓世荣重生了,回到了1980年的夏天。前世识人不明,过于相信媒人,导致儿女婚姻都不幸福,两个女婿烂泥扶不上墙,几个儿媳更是把家里搅得一团糟。这一世他要亲自出马,替儿女们物色对象。若干年后,与几个老友相聚,在谈到儿媳孝不孝顺这个话题时,几个小老头都忍不住吹起了牛逼。邓世荣等他们吹够了,才拿出手机当着他们的面发了条微信朋友圈,说待在家里都快发霉了,想出去走走。下一刻,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五个儿媳妇就轮番的
都市 连载 198万字
官人官色

官人官色

卷帘西风666
关于官人官色:驾驭权力,是一门高深艺术。需识大局、知进退、善谋略,还要懂女人。前三点是为了征服世界,最后一点,则是为了不被女人所征服。
都市 连载 383万字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水下野鱼
时代周刊曾经对一人有过这样的评价:杨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出来的各种商品改变了数以亿计人们家居生活、工作、出行方式。同时,这些发明创造也带动了成百上千万的工作岗位,为地区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万万没想到,事业有成的杨文东,意外穿越回到了50年代。重活一次,他要再来一次白手起家,走上这个时代最巅峰,开创一个属于华人的百年世纪豪门。……已有精品完本老书【重生之实业巨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都市 连载 143万字